前段时间,给女儿买了她人生的第一个手机,她马上编辑亲人同学的电话号码,加同学的微信,一有空闲时间,便和同学聊天。手机成了她的好朋友,书本几乎失宠了。难怪有人说,昔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今是“QQ声,短信声,游戏声,声声不息”。我的担心与日俱增,上大学了,没有父母的监管,手机恐怕会被她宠上天吧。
早饭吃完,女儿刚收拾完碗筷,我担心她又玩手机,就先下手为强:“丫头,妈妈腰椎有毛病,你拖地有经验了,给咱把地拖一下吧。"
午饭吃完,锅碗照例由女儿收拾,完了后,我担心她拿起自己心爱的手机,就拉着女儿看她爱看的《今日说法》。
晚上,我们一家去体育场锻炼,尽可能的让女儿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可静下心来想想,洪水宜疏不宜堵呀,改变行动要从改变思想做起。因为手机误事甚至发生伤亡的案例简直数不胜数。
湖北十堰一名17岁的女生,边走路边玩手机,结果掉入没有护栏的深坑后死亡。
安徽一女子低头看手机,一脚踩空从天桥掉下摔成重伤;
北京的一个母亲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去青岛,感受大海的魅力,女儿在海水中尽情玩耍,妈妈边看女儿边玩手机,等她抬起头时,两个孩子都已不见踪影……
讲案例之后,再讲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所做的研究:10年前这位心理学家,从美国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家庭中选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十年后的调查结果如下: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两位考上大学,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中,47位考入大学,并且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我让女儿算了她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她才终于意识到了,宝贵的时间就在与同学朋友的闲聊中遛走了。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希腊黛菲尔神殿大门上的这幅对联说得多好呀: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暴食暴饮会导致肥胖,不锻炼会导致亚健康,沉迷手机会迷失自己……手机是把锋利的双刃剑,妈妈希望所有像女儿这样即将离开父母上大学的孩子,都能理智地使用手机,勿让它成为危害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毒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