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风吹,不待流年
十一的七天长假一恍而过,昨晚,绵绵细雨又不期而至。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确,在这木叶漫落的深秋,淅淅沥沥的雨声给人的心情平添了几分萧瑟。
情绪低落的原因不仅仅是天气,还有网上的两条新闻。
10月6日18时许,移动医疗平台春雨医生发布其创始人、CEO张锐离世的消息,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先生,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2016年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IT,70后,猝死,似乎已经见多不怪了。
有人说,创业者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内心的焦虑写在脸上、身体语言中,这些焦虑来自融资,来自竟争者的挖角,来自监管的恐慌,来自家庭的破裂,来自朋友和合伙人的反目,来自资金链的断裂,来自商业模式验证前的惊恐,来自巨头突然的商业合纵联横,总之,这是一批被外人羡慕的眼神包裹起来,他们以企业家的美誉出现在各个论坛和镁光灯中,但内心没有一刻安宁的人。
张锐,这位号称要“结一路善缘,在车水马龙中埋葬光阴”的年轻人匆匆离去了,给朋友们留下了无尽惋惜和怀念,如果说他的离世是因为他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那么,另一条新闻却让人心情沉痛到无奈。
2016年10月3日上午,山东省莱钢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儿科医师李宝华被患者家属砍成重伤,医院组织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2016年10月3日下午4时抢救无效身亡。
李医生今年35岁,妻子同在医院里当护士,他的孩子刚上小学。一个美满的家庭瞬间被毁掉了,如果人生能重新规划,李医生还会选择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吗?
张锐在一次演讲时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除了我的父亲之外,我爷爷也是一名医生。不一样的是,他是一名中医。我家是安徽的,在解放前,安徽是一个灾区,总是闹饥荒。在闹饥荒的时候,我们家从来就没有死过人。但是附近经常出现绝户村,常常是一个村庄的人全死了。那我们家为什么会那么幸运呢?每当村民们得到一捧黄豆的时候,他们就会分半碗黄豆到我们家。村民们会说,我们每家的人都能死,但不能让张大夫死。因为张大夫一死,我们这一村人指定都会死!大家想想,那时候的医患关系竟是如此的紧密。在我父亲做医院的院长的时候,他所处的那个职业环境,医患之间已经有一些冷淡了,但也绝不像我们今天这样,会出现这么多的医患矛盾和纠纷。我想,这捧黄豆意味着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矛盾体之间的信赖和信任。子承父业,我现在终于也“从医”了,只不过我现在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在从医。最后,我希望通过这捧黄豆能够传承医学的本质——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精神!
十一在北京待了三天,爱人去看中医,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
去的诊所病号很多,一般都是要提前预约的,一位病号没有预约,来得很早,质问为什么她来得早却要排在别人后面,护士解释说别人都是提前约好时间的,她不听解释,说她来一趟不容易,还交了那么贵的诊费,坚持要在别人前面看。护士说要不把她的号退了?她勃然大怒,说你们这是什么态度!她的老公劝了她几句,她却埋怨她老公没用,说这种事一定要自己争取,不能任人摆布。我听了也很无语,神州大地,奇葩朵朵开啊,这样下去医患关系怎么好得了?
一直在引导孩子学编程,孩子总是提不起兴趣,她说她的理想是当医生,这次去王府井书店,孩子又兴冲冲地去医学区博览群书了。为人父母,总希望孩子以后的生活轻松幸福,所以对她的选择一直心存疑虑。不过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下去啊。
九月初得了感冒,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刚开始也没太在意,后来吃了点药,也没见效,断断续续拖到现在,终于基本利索了。岁月不饶人,今年早早换上秋衣了。
大学同学今年聚会,转眼间毕业也二十五载了。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雨打风吹,不待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