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歌最近“道”

诗歌最近“道”

作者: 新觉 | 来源:发表于2025-03-18 07:22 被阅读0次

与散文和小说相比,诗歌是最贴近道,是最能代表道家精神的一种文学形式。

一、语言凝炼与大道至简契合

希言自然,大音无声,大象无形

二、情感的含蓄表达与道隐契合

主要表现在使用意象且是自然意象

1.具象表达抽象,体用合一

2.情和景交融,天人合一

三、超越世俗的艺术共性与道的

永恒无限

附:诗歌为什么多使用自然意象?

诗歌常借助自然意象,自然描写。包括:山水、地理、植物、动物、天文、季节等。而人文意象、神话和宗教意象、抽象意象,较少。

人文意象,就是人造意象,如建筑如服饰等,离人的生活太近,诗歌注重超越世俗,要与日常生活有距离,不要和日常生活太近,再者,对使用要求高,得懂人文。

抽象意象,指没有具体形象的思想和概念,比如时间、爱和孤独。为什么也不用呢,缺乏含蓄性和多义性,如孤独只表达一种情感。因为情感是抽象的,所以要用具象去表达,如果用抽象表达抽象,那就是议论了,就是哲学诗和说理诗了,这样的表达就比较直接,没有想象的空间,现代诗常这样。那么,古诗为什么要追求含蓄呢?用具象表达抽象,转一个弯呢?而不直接说呢?要间接表达呢?这与儒释道的思想背景相关,道家认为美是内在的无形的,直接表达过于外露。从儒家来说,转弯后,情感就节制了,变温和了,就不那么激烈了 ,不至于太情绪化。佛家呢,讲究悟,讲究暗示,甚至不追求用文字,越间接越能考验悟性。此外,含蓄,就是让你去想,诗歌为什么追求给人想象的空间?这也是一种留白,虚实相生,通过不完整的表达,激发读者的创造欲,读者和作者双重创造,扩宽作品的深度和光度。再者,抽象没有形象,不直观,难以触发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最后,为什么也不用神话和宗教意象呢?要求有此背景,不然多难懂。何况,孔子说了不语怪力乱神。老子也不谈神,不依赖神,超自然力量还不是得降伏于道?所谓以道临之,其鬼不神,非其不神,其神不伤人。

相关文章

  • 向诗的神奇不断走近

    读赵加辉诗集《我向诗歌道个歉》 《我向诗歌道个歉》,是诗人加辉近年来...

  • 诗歌: 磨道

    《磨道》/荒原 光线阴暗的磨房里驴,被有孔破布蒙住双眼被密集的驴毛堵塞耳朵死心塌地围着磨道一圈一圈原地打转一年一年...

  • 禅师诗歌欣赏,多自在

    点击:禅师诗歌欣赏,有好味好道

  • 最近比较偏爱诗歌

    关于我们 纳奇姆·希克梅特 关于我们,我写下的一切都是谎言 并非发生过的,是我希望发生的 它们是摇晃在遥不可及的你...

  • 最近写的诗歌。

    做一个纯粹的人 做一个没有标签的人 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 活在每一个片刻里 活在爱的振频里 所有的情绪都是极美的...

  • 最近读的诗歌

    不知不觉地,有如忧伤, 夏日竟然消逝了, 如此地难以察觉,简直 不像是有意潜逃。 向晚的微光很早便开始。 沉淀出一...

  • 诗歌•《最远和最近》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一颗星子到一粒微尘 从天上到人间 是一轮红日到一弯新月 从以前到现在 是一簇春芽到一层雪白 ...

  • [诗歌]怀念谋道

    原创/读雪听寒 从来没有象怀念一个人那样 开始怀念一个地方 怀念谋道镇的时候有一种感伤 如同与走过巷口的长发姑娘擦...

  • 《谦道歌》诗歌

    172、《谦道歌》文言文 秋阳入访, 伏地而卑,

  • 悟.道(诗歌一)

    一卷檀香绕屋梁 木鱼阵阵 敲醒前世的孽 跪拜佛塔 只为今生替他颂一世经卷 看一花 冥一叶 我所见者皆是虚幻 带不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最近“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qa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