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南怀瑾
南师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他说的这段话也依然适用于我们学习阳明心学的态度与发心。究竟是通过学习博得一个好名声还是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内观自己的不足,以生发见贤思齐之心,有改过责善之念就成了口耳之学与身心之学的分水岭与试金石。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不就是体现了两点:一是我们观察鉴定一个人的方法;另一个是知行合一的求真修行方式。
我们作为学习者和有可能的传道者,切须注意还原经典和历史人物的原貌,不给其加上特定的有色眼镜的鉴定。这个原貌就是在历史和经典中以经解经。并与现实问题结合,学以致用。中国自习大大主政以来,用中国文化来对话世界,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理论支撑,而文化自信的提出也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是对于文革观念的纠正。同时在政学界,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和贯通工作也在进行中。
作为初学者,我的体会是学习需要有次第。这一观点来自于《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在此观点之下,依然诚恳和各位老师和同修交流探讨,作为传习会,这样一个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的组织,应该用什么的方式方法来弘扬阳明心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