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开鲁迅全集,驻足凝望历史如轻烟,在时间里徐徐散尽,一个朝代的鲜活印记,在目光中次第呈现。
近日看新闻,“鲁迅过时论”甚嚣尘上,其中不乏一些公知和教育专家。鲁迅先生的文章逐步从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移除,要不了几年,鲁迅何许人也?恐怕没有几个认识他了,我顿感忧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提起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必然位列其中,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都曾赞誉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莫言坦言自己在写作上受到鲁迅先生很大的影响,自己的小说中很多都能找到鲁迅先生作品的影子,鲁迅的批判精神和对世界不公的犀利观点,都是莫言非常崇拜和敬仰的。加上1966年后中国能够公开阅读的书只剩下两个人的,其中一个就是鲁迅,所以鲁迅不仅仅是对莫言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对中国其他的作家影响力也是非常惊人的。
先生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小说、散文、杂文、现代诗、旧体诗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讲,鲁迅先生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更是位列金字塔顶端。

鲁迅体的杂文针砭时弊,抨击对手毫不留情,揭露国人的劣根性,一针见血,深入骨髓,为什么他有如此的爱之切,恨之痛的感觉呢?由于他在日本生活学习了七年,接触了西方文明对日本的巨大影响,看到了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欣欣向荣且强盛,而且他是在日本完成了未来的职业规划,正是由于他当时跳出了大清国的思想桎梏,站在世界的高处来俯瞰清末中国的人间百态,用日文倒装句的形式略带晦涩的文笔写出一些激浊扬清的文字,我想他是中性的,他批评的是人性中的恶,弘扬的是人性中的善的思想意识,他是清醒的,看清了我们民族的劣根性,他更是率真的,就像皇帝新装中的那个小孩,说出了大人都不敢说的真象。他是爱国的,真切希望民众醒来,国家强大起来。然当时之时局只能留下这些微弱文字,影响有限,但《呐喊》却不曾断绝。
国人往往是拿来主义加功利主义,对我有用的就宣传包装,顶礼膜拜奉若神明,不用则束之高阁,马放南山,弃之如敝履,文学往往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受影响,这是永远分不开的,是不争的事实,唯有时间会证明鲁迅作品的价值。
我想,鲁迅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先生的文章让我们警醒,虽然他的文章从语文课本里被删除,但其文学的光芒仍然如星光中的北斗照耀国人前行的路。
鲁迅更像一只牛虻,我们的国家就像一匹硕大的马,偶尔叮咬一下,会让马的精神更抖擞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