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5日,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的诞辰,也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约翰·凯恩斯的诞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在此向这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向这两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致敬!
遗憾的是《国富论》还正在阅读中,《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没有读。
《国富论》以前翻过多次,始终读不进去。
现在阅读,虽然很慢,但是采用的是逐字逐句阅读法。很原始,却很管用。慢慢地读,反而读出了些味道。很多生活中的现象,看他逐一分析,顿时觉得开悟了。
比如说,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方便品和娱乐品。
还有,无论谁在精神上、肉体上,继续数日大劳动之后,都自然会伴以修养的强大欲求。
一个无所事事的游惰者,立在实业家中间,正如一个文官,侧身在军队中间一样,不但会感到拙劣,并且惹人轻视。
当然,书中的分析更是帮助人思考问题的好典范,在此就不列举了。等慢慢看完此书再谈感受。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今天在得到和逻辑思维首发,据说也是为了纪念亚当·斯密和约翰·凯恩斯。
而我,也在第一时间买了此书。
近一两年来,我的购书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喜欢的书马上就买了,尽管有很多书还没有读完。不买,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
另一个特点就有点奇葩,喜欢蹲厕所时看手机,喜欢在这个时间网上买书。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还是罗振宇比较聪明。他的逻辑思维公众号每天早上会推送一组文章,几乎每天都要重点介绍一本书,每天看他的公众号文章,自觉不自觉地就买了他所推荐的书。
翻看最近的记录,几乎他推荐的书我都买了。
好在他推荐的书,百分之九十我都看完了,或者正在认真的看。
目前,有两套书没有认真的看,一套是资治通鉴,另一是历代通俗演义。都是历史方面的书,都是20册左右的大套书。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这样的书就像三峡工程一样浩大,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读完的。
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做装饰的。
所以,读书也要来个三年攻坚战。用三年时间,把所买的书认认真真地读完。
而这三年,我决定不再疯狂地买书了。
不疯狂地买书,不是说不买书。而是给自己定个限购令,就像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一样,限购。一个月只买一本,只买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一般性的书籍,则主要从图书馆借阅。
毕竟,不利用好大学图书馆的书,研究生也算白上了。
三年攻坚战,第一年攻读经济学基础。要读的书主要包括《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学讲义》《人的行为》《5分钟商学院》《魔鬼经济学》《经济学思维方式》等20本。
当然,这些列举出来的书都是需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的,都是需要写读书笔记的,以后再在日记中逐一反映,也算是对自己的监督。
其他一些日常浏览的书,在此就不列举了,随性而读,不做强求。
因为,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跳出读书去读书,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在生活中随遇而安,在随遇而安中享受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简单的人才能幸福更多。
看看牛,吃一点草就满足耕田;看看鸟,飞上蓝天,停留树梢,就能欢喜吹哨;看看蚂蚁,有一个洞,就能温馨的活在巢穴。
小小的生命,活得单一笃定,活得满足,活得充实!
这,才是我们的生活。
否则,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
以前读书,书和老师都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这都不可再生资源。
直到现在,我才真正发现,书和老师都没有告诉我们真相。
什么才是真相?什么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水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吗?
我看未必。
怎么会呢?
你其实无法用掉水,你只是弄脏了水,它还在水循环里,甚至只要净化了,马上可以回收使用。最新的技术,甚至可以直接把粪便里的水净化到可以饮用。
真正珍贵的用完就没有的资源,是你的生命,是你的时间。
最近,有些焦虑,有时会失眠,也算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其实,焦虑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焦虑的实质就是在浪费时间。
因为,焦虑不会改变任何事情,只会搅乱我们的脑袋,偷走我们的快乐。
所以,与其每天如此忧虑未来,还不如立足于当下,想一想怎样做才能过好现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在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就想着要健步如风。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多的是一点一点累积的细水长流。
读书,也是一样。虽然有如此之多的书要读,但也要一本接一本地读。还是那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何去除焦虑呢?
活在当下。
因为,人生的终点是去世,在终点找不到任何的人生意义。
所以,我们要说,意义在于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重在参与,重在过程。
可是,当过程也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既然结局都一样,又何必在乎过程呢?
所以,不要总是想着以后该怎么办,想着房价有多高,未来有多远。还不如多关心关心今晚吃什么更实在。
世界很残酷,不要逼自己变得强大。而是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
毕竟,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以健康为前提的。没有健康,就没有梦想。梦想成真了,没有健康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