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富裕的,但终究只是农村的地方。足够的金钱承载不了太多的希望。所以它的步调总是重复的,枯燥的。
只能载19人的伪公交在不变的公路上往往返返,去邻边的小镇,从邻边的小镇回来。一样的路,渐渐涨到5块钱的车费,要不了多久,10块钱都不在话下吧,但这是未来的事了。
有关现在的情况,是每天清晨,一个差不多的上班时间,你会遇上些人,和你到达相同的目的地,当然,有的也会中途下车,又有上车的。犹如定论般,你遇见的都会是这些面孔。
因为商业气息的浓厚包围,这里的男人们都会选择做生意。所以在那车上,你遇上的大部分上班族,都会是女孩,染发烫发,穿着时尚多彩的衣裳,白白瘦瘦,腿很直。
要是能更开朗些就好了。我时常发着这样的叹息,像夏花凋零的叹息。要是能像大学里那个在路上走走都能交到新朋友的同学,能那样活泼,善于交际就好了。
你想想,如果你一直遇上一群人,天天见面,经常性的,她们坐你旁边就是十几分钟。她们的新衣新包新发型,手机牌子,你都记下来了。可你却始终叫不出她们的名字,识得对方,却终是陌生人,多别扭。
车向着目的地平稳开着,中途停在一幢建于公路边的楼房前,会有个女孩上来。
虽然瘦白洋气是这里女孩的共性,却也不绝对。这个上来的女孩不白也不洋气,小小瘦瘦,没有染发,黑绳扎着马尾,穿颜色灰暗的运动套装。从紧抿的嘴唇看,也不是开朗的那类人。如果不是她没有学生的物件,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时刻,我会认为她只是个普通的15、16岁的在校中学生。
我对她印象深刻,绝不是出于外表,而是她上车前,她旁边还站着个中年女人。车未到时,远远就能看见她们一起。是她的母亲吧,唯一的可能,有时,她的父亲也在旁。他们送她上车,看她坐到位子上,直到车门关闭。
真是娇气的孩子。刚刚大学毕业吧。我猜想。我不止一次目睹过,车门关闭,她的父母回头走进不远处的房子里。
天哪,也才三米而已。他们怕自己女儿坐错车,还是上车找不到座位,需要这样天天早起在门口陪伴着么?我又愤,又有些羡慕这位女孩的幸福,又因犯酸而变得悲观,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读书时期,步入社会后,都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终其一生由父母决定学业,决定工作,决定婚姻,难道不是这个农村所存在的最普遍最寻常的事?

一日一日,仍是这样的重复。过了半年,她还是小小瘦瘦的,表情不变,只是手中多了条袋子,里面似乎有个保温饭盒,她父母仍送她上车。我终于觉察有些不对劲,意外的不对劲,本来她上车,和别人一样,都是寻找哪里有空位入座。现在她上来,只需一个转身坐下,因为售票员会让出她的座位,最靠车门的座位。
我始终认为年轻的就像15岁的女孩,我最大限度只猜想刚刚毕业工作的女孩,穿着宽松,小腹隆起,她竟然怀孕了!
这个猝不及防的发现,令坐下后排的我,心情波澜,难以平静。即便到现在,我贫乏的文学水平也难以描述当时复杂的心情。她看起来像是个准备当母亲的女孩吗?或者她看起来像个结过婚的女人吗?她老公是谁?难道我判断失误,天天在她旁边的不是她的父母?
都是些无人能回答我的杞人忧天似的可笑问题。我发着叹息,像夏花凋零的叹息。
摇晃的车厢,不变的公路,枯燥的往返生活,在我面前荡漾的面孔,这些习以为常的事,这些近在眼前却终究不如你所想的事,在时间的流逝中,在变化的时代里,哼哼呢喃过后,也只是渐渐烟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