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只身闯北京
到了北京才知道县城和京城的差别。
我去了几家证券营业部,他们开户保证金的起点是10万元,而且每一次追加资金要求是10万的整倍数。而我兜里只有1万元,而且是东拼西凑的。
我仍然不死心,后来在东四大街找到了一家证券营业部,他要求上海证券开户保证金是10万元,深圳证券开户保证金1万元。可能是这家证券公司刚刚营业,也可能是京城的人们只认大上海,对深圳这块实验田不甚了解。所以才降低了深圳开户的门槛。
试验田就试验田吧,我也是来搞实验的。于是就在这里开了深圳证券账户。接下来我只能做深圳股票。
当时的证券营业部不代理证券登记业务。我又跑了一趟海淀区,是师大附近还是师范路?记不太清了。只记得的营业员是一个白净白白净净的漂亮姑娘,皮肤白的几乎透明。她没有都市美人的高冷,反而像个邻家小妹一样,用细嫩的手指指着一组数字,甜甜地笑着说:“用这个这个号吧,这数字吉利”
虽然后来我又在另一家证券公司开了户,但是北京这个账户始终保留着。后来买车选号也是这个号。也许这个数字真的很吉利,我后来甚至有再去看看那位姑娘的想法,爱笑的女人会给人带来好运。
在北京的日子也挺无聊的,白天在东四大街转转,买几份报纸回到旅馆,躺在床上看。
每当新闻联播的音乐响起时,便格外想家,窗来万家灯火,我就如同一片飘落的树叶。都市的繁华似乎与我没有什么关系。
完成了所有的开户手续后,手工填单买了人生第1只股票——深中集。
在北京吃住花销不菲,虽然旅馆费只有十几块钱,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做完这一切以后,我便回家了,在没有网络的年代,通过报纸和电话了解行情。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这种相隔几百公里,隔空炒股的方式也不能持续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