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建议,最终自己做决定。
初听这番话的时候,我多少有些疑惑,“为什么听了大多数人的话了,也参考了少数人的建议了,最后,却还要自己做决定呢?那听别人的,参考别人的干嘛呢?直接自己做决定不就好了嘛?”
近来,我又反复琢磨了这番话,也似乎,有了些许深入的理解。
事实上,很多小伙伴在做出重要决定时,并不会客观的看待其正确与否,他们的判断标准往往是看这个决定,是否能得到足够多的赞同?赞同人数足够多,他们就认为这事是对的,然后,很可能就会着手去做,反之,则视而不见。
可仔细想来,此类事情的意义往往并不大,或是,能带给我们的收益,常常并不会很多。因为,就像是有很多人等着分一杯羹一般,最后到了自己这里,且先不说能不能分的到,即便最后分到了,那份量,也肯定极为有限。
进而,那些大多数小伙伴都不认同,而只有你坚定不移的相信那肯定是对的,不仅如此,你还会着手去尝试,去实践。那从这件事中,你获得的收益,就不可小觑了。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好的大学,然后,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这又的确是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可让我难以理解的是,“大多数人走的路,毫无疑问,又肯定是普通的”,难道,他们对这一点,真的从来没有思考过吗?似乎,也就是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父母们都还觉得自己的子女是天赋异禀骨骼惊奇呢,都还觉得自己的子女,远非常人,兴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有一番大的作为。可为什么,这也才没几年嘛,家长们怎么就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子女,推向了一条又一条宽阔的大路呢?
谁都想要一份周末双休的工作,实在不行,单休也行啊,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如此。大多数人都希望一年之中,假期的数量能多一点,再多一点。是啊!谁不想,多休息,少干活呢。
也恰恰在近来,当我和身边的几个小伙伴讨论起以后的工作话题时,只有我一个人说,“你们都想要周末双休,而我,却想要一份没有休息的工作。”自然,我的理由也简单,我说:“你们没觉着,休息的时候,赋闲在家,或是无所事事,比忙忙碌碌还疲惫,还空虚嘛?”
当然,我这么说,多少带有些清高的意味,可我真的打心底觉得就应该要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生命本就极其短暂,尤其在年轻力壮,能尽量多生产,高效的生产的时候,能尽量有更旺盛的精力,更充沛的体力去学习,去成长的时候,却要拿出来时间去休息,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
我经常和别人开玩笑说,我觉得我每天都忙忙碌碌,即便大年初一,我也要阅读,写作和锻炼。
好似,在别人看来,我活的特别累,可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这么做,不是每天如此这般的做,我才会深感生活的空虚,深感生活的无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