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有时间有心情,就莫耽误所剩无几的青春。朋友调侃我说是去找艳遇,哭笑不得。既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过,那就背起行囊一个人看看世界,别辜负了青春年华。
走之前好好的谋划一番,虽然也不是出国那样的远行。到也要精打细算,毕竟不是家里有矿。先订了酒店(海友酒店)离上财近,和老朋友叙叙旧这是第一动力;然后火车票,对比了动车火车的时间和票价,选择不算太慢又便宜的Z,T。这俩是主要的开支,合着355。然后是听前车之鉴选择最具上海特色的景点和吃食,但是我舍弃了迪士尼,门票都三百多,忍忍还是算了吧。旅游路线,要省时省力,差不多好了。
出发,火车从哈尔滨开往上海,我打南京上,对面坐着两位哈尔滨小哥哥,估计比我小。东北话很好听,有点痞气,和我们大重庆话的感觉很像,我这样认为。听他们谈话惊讶到我了,从哈尔滨硬座到上海真累呀,有点心疼他们,他俩是在上海上学,这么早就快开学了吗🤔终点站上海火车站欢迎我,哈哈,感谢百度地图,让我很熟路的找到酒店登记,还不错哦。完了之后去上财找朋友,我们都大四了,朋友最近忙着毕业论文,忙着实习,忙着找工作,心疼她,所以我不让她陪我玩。(我为何不忙,我只能说我是学医的要多读一年)其实就是我贪玩。天气没选好是个大失误,但这只是小问题,并不影响我出行拍照啊,恰好第二天是元宵节,我也是想着和朋友过,早早回校竟是为了出来玩而不在老家多陪陪家人,不孝。天公不作美,但要有不完美才能创造更美。首日下午她带我逛了她的校园,上财的校园建筑还不错,以红色系为主,商业的气息;然后大学路,小资情调,饰品店,咖啡店,饮品店,小餐厅等等装扮的优雅,在雨中略显羞涩,我已无法拍照,只用心感受一下。一条路走到头了,时间差不多了,她说晚上六点半还有事,带我去吃小杨生煎,是在五角场,味道不错,不油腻,大虾蛋白有营养。我们俩坐那儿聊了一会儿,又吃了一碗酸辣粉,边聊边吃。时间差不多了,我俩往回走,这时大学路的小店亮着艺术灯,文艺清新。路上朋友说上海最好喝的鹿角巷在这里,建议我品尝一下,于是点了杯黑糖鹿丸(是牛奶没有茶,味道不错,大珍珠本不喜欢也吃的津津有味)走回去后我就歇息了,再规划规划第二天的行程,她又要思考自己的未来了,我时不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等我俩忙完后便开始各种聊,聊学习,工作,未来,家庭,生小孩️~困了就睡着了。当日消费51。
第二天八点起床都有点起不来,我俩收拾好后都九点十几了,到楼下全家买了早饭吃,奶黄包味道不错,豆浆也很纯,她得留在宾馆写论文,我一个人去玩的。这天晴了,到中午时还有太阳花,老天爷真是给了我很大的面子呀。到地铁站先买了一张一日票(18),很方便,不用来回买票,而且上海是全中国地铁最多的城市,快捷。
第一站 中华艺术宫
人少,碰上一对爷爷奶奶,相伴来参观。我很开心为他们合影留念,他们好幸福,祝愿长长久久。这艺术宫,很大,有的电梯未开放,出入口未标明,可能是人少的缘故,我竟不知道该怎么参观,来来回回两次,而且以米高为楼层分布我还真欣赏不来这艺术,所以认真参观的就是钱瘦铁老先生的佳作。铁骨丹青。艺术在粗鄙的人眼中是乱麻,在审美人眼中是向往。而我还尚且不能明了,唯有一种崇敬之情。出了艺术宫,遍沿着世博公园浏览黄浦江的风情。
第二站 世博会博物馆
出不了中国的大门,我却可以遍览世界风情。领取了一张水晶宫限量纪念票。进门是从第一届万国世博会到2025年的世博盛会时间和地点,今年是北京。水晶宫华美。之后按着综合类和专业类世博会分类展览各界世博会亮点,介绍各界世博会的意义所在,今生若有幸,我定要参加世博盛会,我只看按一定比列缩小的宏伟建筑便心生向往。世博会真正让全球人民相会和交流。上海世博会的申报、安排、修建等各方面的准备,海宝俏皮可爱,弘扬世博精神,传播中国正能量。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向全世界人民表达中国为城市发展不懈努力的决心。以及来自世界各国各人士捐赠的上海世博会展品,惊奇,惊叹。最后是对未来的展望,直面挑战,为谋全人类幸福共同奋斗。出来之后望着博物馆前飘扬的各国旗帜,友好交流才是共同繁荣昌盛的良策。
第三站 品尝阿娘黄鱼面 30
鱼呢?反正就很少
和我们的重庆小面大有不同,汤汁味道还可以,但感觉就像酱油的味道,肯定放了酱油,无辣,黄鱼应该是炸过后煮的。总的来说没有让我失望,但30是有点贵贵的,不过应该符合上海的消费。
第四站 思南路
阿娘面出来后沿着思南路领略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真的感觉很棒,像一幢幢小别墅,保存的很干净,老旧但不脏,没有一丝裂缝,没有一团杂草,没有一点泥泞和垃圾。拍了好多的建筑照片在相机里,好看。其中有许多建筑乃是民国著名人士的故居,年代感极强。现多是土豪们的私宅,保存相对完好。偶遇以为散步于思南路的阿姨,她说也感觉这里真的很美好,但是没有好好保护?思南路上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故居,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的爱情故事虽短暂十年,却是让人羡慕。年龄从来都不是阻碍爱情的羁绊,唯心中有爱便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门票10。思南公馆亦是小资风情的生活,令人舒适。一栋栋别出心裁的建筑,真心佩服建筑师们的匠心独运。
第五站 中共一大会址
都怪我忘记一大就在新天地,走去了地铁才发现,立即出地铁找一大,结果到那儿已经四点一刻了,而四点已闭馆了。只得在门口拍了张便作罢。
第六站 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
这一站就是想来一睹真容,拍了照,还遇见几个男生在摆拍很有范儿呢,几对情侣。这楼的确很有特色,保护的也很好,但只顾在对面拍照就走了,忘记应该去一下楼下应该有简介,不过网络上也能查到。旁边有一家萌猫乐园,店主一定很有爱心,养了几十只猫咪,为他们搭建爱屋。
第七站 德大西菜社
下了地铁差不多饭点,天也渐黑,果然出来便是饭店小吃一条街。慢慢走着享受上海生活吧,虽不能居于上海,这样过过瘾也便很好了。德大正好在这条街尽头,其实是我第一次吃西餐,但感觉自己很熟一样,进门便很快点了一份罗宋汤和德大炸猪排(40),店员除了质疑我一个人外待我很是热情。罗宋汤好喝,酸酸的,就是只有一块肉,不过瘾。德大猪排占着辣酱油好吃,只是的确第一次用刀子吃饭,不太习惯,但还是比较顺利的切下肉来送进嘴里品尝,我觉得挺好的。一个人的西餐,论孤独值?才没有呢,我感觉很棒啊,环境棒,心情更棒,一个人多自在啊。
第八站 外滩
吃完饭出来六点过,恰好天黑灯亮,正适合外滩看夜景。骑着小黄过去,除了手很冷感受还不错。带外滩后,天已全黑,灯已全亮,本想着坐轮渡,只是沿着外滩边走边拍照,已然忘了轮渡这回事儿,还有观光隧道,走着走着边错过了,脚已经很累了,不想再回走,也已经七点半了,差不多该往回走了,毕竟太冷了。外滩里面一条街全是闪着金光的建筑,乃是各种银行,许是银行一条街。外滩人很多,携一家来拍照或是三五好友各种摆拍或是情侣留念。东方明珠塔真的宏伟壮丽,灯光闪烁,这边是夜上海的魅力所在吧,灯红柳绿,繁华一世,一线城市,多少年轻人的梦想所在。我在心里默默爱上了这座城市,若我能考上上海的医学研究生。。。拍照,在人群中穿梭;寒冷,独见海上生明月(元宵节与超级月亮共度)。怪就怪在今日上海多云,月亮羞涩,躲躲藏藏,不过我捕捉到了她的真容。
第九站 外白渡桥
这就是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跳河的桥,其实也就是我沿着外滩走来看到的。桥的搭建也很有特色,钢柱搭起的几何外形像是一件工艺品。外白渡桥后便准备回酒店了,此处离地铁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手冷不想骑单车于是走吧尽管脚疼但该能走。还可以心欣赏夜景,但无奈百度地图建议的路段罕有人烟,几度让我恐慌,但我胆子是真的有点大哦。走去了地铁站。
第十站 大学路
本想着昨日下雨没好好拍照,今天正好,也正好是晚上,小店的灯亮着,花摆着,迷人的街。我这样想着。结果等我出了地铁,才知道老天爷真是不爱我,下雨了,还不小,今日出门为了减轻重量便没带伞。淋着雨,也要拍照,但不能好好享受这条街的氛围,进了两家小店逛了逛,都是些精美的小物件,可爱到一定程度了,经费有限未曾花一分。赶紧像落汤鸡似的往回走去。走到酒店门口正好朋友也忙完回酒店了。她还没吃饭,我晚饭也吃的早,正好元宵节一起过,我俩就在楼下重庆小面店吃了碗汤圆(26)。好友相聚,总是欢乐多多。她今天解决了一个麻烦想吃烧烤,但鉴于周边没有烧烤摊,于是我俩回到酒店后点了外卖,哈哈。洗去一身疲惫,安然入睡,第二天勇敢面对未知。
第三天,因为朋友要去实习的公司,但我们也睡到了七点半才起得来。朋友化妆,我收拾,也到了九点才出门了。就在楼下解决了早餐,我和朋友依依惜别,我是下午的火车,但朋友没法送我,我们只得分别了。提着包,背着书包,打着伞,感觉雨不大便收了伞。
第十一站 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
未曾修饰的手机照尽可能还原复旦的美貌。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的样子,还能怎样,本科也快毕业了。安于现状,不停向前,怀揣梦想,执着追求。
还是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因今日只有半天时间,怕来不及,少走路乘公交是最好的选择。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第十二站 鲁迅纪念馆和故居
先是到了纪念馆参观,里面详尽介绍了鲁迅的一生,收藏了许多当年出版的鲁迅书籍,周先生的思想独到,文字劲道。他的话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更是后辈们学习的经典。纪念馆内有一个砚的演变以及收藏的旧物,从两汉开始便有记载。故居不知是我没找到还是已经重建了私宅,我只看到了门牌没有了建筑。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上传图的顺序有误)
第十三站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故居出来后走到多伦路。多伦路保存的也很好,多是文化名人故居,也是优秀历史建筑。一整条街,每一栋都富有各自的特色,真正是匠心独运。快到头有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叫水墨啥?,挺小的,便顺便上去参观一下,就三楼,地方不大,中间的旋转楼梯。最有意思的是三楼的智能和艺术的结合,我也去体验了一番,带着帽子在地毯上勾勒出山水画的边,几秒后便出现一幅山水画,那是我的杰作,其实是人工智能的佳作。
第十四站 上海市博物馆
出来之后便是公交站,乘着去人民广场,最后一站博物馆。(本来打算再去一趟东方明珠脚下,但无奈时间不够了)到博物馆已经一点了,博物馆人多,我到时正好未排队。共四层楼,第一层是中国农业历代青铜器和雕塑,没逛;直接上第二层是中国历代陶瓷工艺品,仔细逛了逛,还有烧瓷的窑。三楼是书、画、中国历代钱币,逛了逛钱钱币的改朝换代,之后便上四楼是民族服饰和啥,就在门口拍了照未曾细细欣赏匆匆离去。正好地铁口不远,抓紧时间,害怕赶不上两点二十的火车。还好之前算了下时间,到站时正在检票,狂奔进站,在站台上奔走,也是不巧我的车厢在车尾,而我从车头进站台,走得我心力交瘁,正好坐上位置不到一分钟车便启动了。大冬天里我满身的汗水止不住流淌。
此次上海之旅便告一段落了。也许之后我还会去,也许之后我将久居于上海,一切都是未知!
海上生明月,谁与共天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