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育学子 廿四节气进课堂
——双峰县杏子中心小学举办节气悦读活动
(通讯员 周伟华 张曙光)“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在我国北方,为什么有‘立春吃春卷、冬季吃饺子’的习俗?”⋯⋯12月2日,双峰县杏子中心小学举行了以“知二十四节气、悦读时节之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竞赛活动。
2日上午,全校师生齐聚文化活动室,准备了3个月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已至,春雨远⋯⋯”低年级组的小朋友每班派6名选手,进行诗歌吟诵和演唱歌曲比赛。结合应时的装扮、夸张的道具,从稚嫩的声音和摇头晃脑的表情包中,带领大家仿佛走进了古韵世界、共享不同节气诗歌、谚语的时空故事里。中高年级组则分别从各自题库中随机抽取知识性竞答题,包括不同节气内容、餐饮文化、典故出处、民俗演变及“串烧”、祭祀活动等,让观众与选手们一道追逐着太阳月亮、饮食古代文字、聆听大地回声。“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逐渐由阳盛转为阴盛”“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同样是“立秋”,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时引来全场阵阵喝彩、点赞,不少老师还拿出手机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场景。
据校长刘典红介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导学生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与文化,感受自然变化,感知天地时节,激发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阅读中感受快乐,自今年9月开学以来,杏子中心小学特别推出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系列阅读活动。
在9月份的准备阶段中,该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知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语文老师和阅读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新模式,给予“节气育人”的全新内涵,师生踊跃互动,许多家长也积极参与,掀起了与节气有关的谚语、习俗、美文及诗句的收集,并熟读有关节气的儿歌,处署、白露、冬至、大寒等节气信手拈来。
在10月~11月讲座及作品展示活动中,该校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入校开展“二十四节气”知识科普进校园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节气的由来和内容,节气与节日的区别,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节气和气候变化一一呈现,着重将淳朴农耕生活和四季节气相融合,详细讲解了相对应节气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活动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和先民智慧。
紧接着,各班在积极备赛的同时,开展水墨山水画创作、手工制作、手抄报及黑板报的设计等,结合课堂教学,精心策划,进一步营造出对主题活动的关注和高度重视的浓厚氛围。
“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双减’课堂,强化了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启发,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树立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崇尚廉洁的良好风尚,可谓一举多得!”刘典红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