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何妍静/文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堂,走进童漫作文。在经过前两次的实践,我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了童漫作文的魅力,也初尝了童漫作文带来的困惑。
再前两次的课堂上,我感受到学生虽然很愿意讲,但是很多时候却讲不完整,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在与学员们进行研讨和反思后,发现对于训练孩子说话,没有一个训练点,导致孩子在表达的时候没有条理,很难把内容说完整。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在选择图片的时候,除了考虑到一年级孩子是否感兴趣,还考虑是否能容易用上语言支架,于是我选择了四格漫画《我欣赏的人》。我把漫画的顺序调换了一下,把原来的第三幅图调整到第一幅,开篇就出示句式,指导学生在说话的时候用上“我欣赏……”。在最后一幅图,小猫欣赏爱钓鱼的人,图片中,小猫正在偷偷地把驴子钓的鱼拿走,在这里对于小猫的行为,我让学生去说自己的看法,加强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欣赏的人。

经过课堂的实践,我发现了下面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引导孩子说话训练的时候,孩子能用上了“我欣赏……”的句式,但是说得很简短,“我欣赏会游泳的人”,“我欣赏很会玩乐高的人”……在课堂进行的途中,我为了让学生多说一些,在“我欣赏……”后面增加了说明原因的句式,变成“我欣赏……是因为……”,引导学生在说话时候要有根据,可是由于是在堂上修改的流程,所以PPT上没有显示,孩子说话的时候还是需要老师去提醒,现在想想其实也可以马上板书在黑板上,也能达到效果。
第二,找不准“抖包袱”的点,只能让孩子去猜测故事的走向,虽然孩子能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但是却缺少一波三折的效果。这个问题还是因为经验不足,缺少构思。
第三,在经过三节的童漫作文实践,一年级的孩子很会说,也很愿意说,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我在考虑需不需要增加写的环节,要写什么,怎么指导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童漫作文总是充满着魔力,孩子总是争先恐后地举手,指名不到还不开心呢!不过我还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去把一节有趣、有内容的童漫作文,呈现在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