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起看病的时候,就怕医生捏一下胳膊。反正因为家里的妈妈养四个孩子,哪时候就医还不太方便。妈妈就是小医生,感冒了还可以,熬姜水,葱根水;消化不好了,熬山楂大曲水;妈妈的病,熬丝瓜瓤水;咳嗽了,熬梨水,白萝卜水;风寒感冒了,熬荆芥穗水……直至还不发热,拿上个小铜元在后背刮一刮发汗,头疼拿一个雪花膏瓶点一根火柴就吸上去拧一个黑疙瘩,或者在脖子再有就是夏天中暑中阴了,吃掐尖的桃仁,杏仁。甚至,妈妈还在地里种了一点贝母,说是止咳,还有大枣补血,黑豆补体。酸枣核咽了睡觉好……剩下就是手术了:扎手。更严重的,刀片割嘴。这些都是放血,说是有血气。不知道七零后以前有没有同感。再有就是打针了;小孩上火小便难受去地里采点车前子熬水喝,上火喉咙疼熬喝大黄水,没根根水……再后来,有了苦巴巴的止痛片,治病如同上妈妈刑场的场面,随着上初中上灶也就桃之夭夭了。但是记忆的孙悟空总也逃不出了如来的掌心。尤其为了人母,妈妈的这些经我还是不方便的时候,一点一点回忆着,在孩子身上使唤起来。现在都根本不去做这些所谓的手术了,我们大小也不知道什么是护士,妈妈是所谓的医生,自己就是所谓给自己当护士,不仅能感同身受,而且药的计量拿捏分寸,自己把握自己。不想喝了,偷偷背转吐一口倒一些。病重了,赶快在妈妈的基础上加点热水再喝。不瞒你说,直到五年级,同学妈妈的出现,才知道什么是薄荷片,什么是人丹。
就是疫情防控的今天,全国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也抵不过自护的根本性。今天的为人父母已经成为今天的各行各业的优秀,已经不再是当年如你我一个年代的妈妈专职家庭主妇,随着西医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不用发愁就医没钱看病买药。可是当人类从一种自我身体保健防御的技术上解脱下来以后,有没有更加更加防疫的重要作用,是大于挣钱,是大于娱乐,是大于享受天下美食,好还是小于呢?这里不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问题,确实在静静的守在家里,一边在网上开课,一边思考的问题。
明日春暖花开,烟云消散。依然防护的门不是只让医生护士为我们守护。我们就是自己的卫士,有义务守护自己,亲人,学生,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