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只是一场考试
——2018年中考前心理辅导与励志演讲
亲爱的九年级的同学:
此刻我在对你广播语音,你看不见我,但我能看到你!我看到你坐在九年级教室里,和其他追梦的少年一样,最后十天,你在争分夺秒的备战中考,你在向着心中的梦想策马扬鞭!你知道吗?此刻你全力以赴备考的样子,最帅!最美!
一、心理咨询答疑
随着中考的临近,心理咨询室接待了越来越多的同学,他们的问题可能也是大家遇到的问题,我在这里一起答复:
1.有的同学说,离中考只有10天了,我很紧张怎么办?
紧张、焦虑是人或动物在紧张情景中的一种自然反应,对考试而言,适度焦虑是更能发挥自己水平的,一点也不焦虑的同学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荆州。再说中考对你而言是你人生的遇到的第一次挑战,你有一千个理由兴奋紧张,毕竟这是你九年寒窗的检验。挑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挑战才是问题。这里我就看到了不少同学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要么在课间找到老师问一问,要么每周一下午的班会课来参加催眠的减压。你也可以继续这么做!
2.有的同学说,我以前贪玩,不爱学习,但自从醒悟以来,我一直很努力,几乎连别人睡觉的时候我都在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马上要中考了,我该怎么办?
这是临考前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付出了很多,但成绩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问题主要和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有关。学习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如果目前的努力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量变,就不可能引起质变的结果,成绩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次,成绩不提高都是有原因的。这类学生也许很努力,但努力只是体现在时间上,并不代表注意力很集中、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很高、学习的心态很好。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学会思考、总结,不要打疲劳战,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3.有同学说仅剩下10天,拼命学习还有用吗?
在中考冲刺的最后这10天,很多同学特别是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近一年的冲刺和复习已使许多同学十分疲惫,一些感觉离目标还有距离的同学开始对自身产生怀疑心理。面对这个问题,你可能要认识学习与考试的关系,考试只是占你学习的一小部分,你的中考不仅仅考你初中三年知识,还涉及到你小学六年的基础。同样的,三年以后的高考不仅考高中三年的知识,它涉及到你来到这个时间所学的所有知识。你现在的学习知识为你的大脑储存知识,任何的学习都有用,你一步一步努力下去,你就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4.有同学说,我担心考不上一中?
最近几次模拟考的成绩退步了,我担心自己考不上一中。对于这个同学,我问了她三个问题:
(1)目前你做到全力以赴了吗
(2)你能从考试中获取哪些对你有用的资源
(3)接下来你要怎么做?
5.初一初二没有努力读书,我多个学科都比较差,想学好,却又不知从何做起,从哪一科做起?
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初一初二你收获的是快乐,人生有得有失,没什么大不了的。快乐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气,让你拥有最大的创造力,使你具有在短时间创造奇迹的非凡能力。中考中80%是基础题,还有20%是能力提高题。基础分全拿你就能上一中。如果能把能力提高题做对一半,就能上一中的创新班,所以只要你回归教课书,强抓基础,相信你定将创造中考的奇迹。你所要做的就是开始行动吧。记住: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你有一千个理由憧憬期待,因为中考意味着你的人生将开启下一段无限可能。
二、重新找回轻松专注自信的学习状态和考试状态
对于学习和考试,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太多的经历,总体上,对于学习和考试,不同喜欢程度的人数,也是呈正态分布的。特别喜欢和特别不喜欢的,占少数;一定程度喜欢的人占大多数。至于你自己是列在哪个位置,你自己可以做一个衡量。如果你很喜欢考试,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自信且勇于挑战的人?如果你不喜欢考试,那说明你的内心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可能你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愿望。如果你既不喜欢也不讨厌考试,那更要祝贺你,你可能把考试当作一次平常的练习而已。是的,中考只是一场考试而已。我们今天讲座的主题就是中考只是一场考试。
今天的讲座既然是心理讲座,可能和别的不一样。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老师,我不在乎有没有道理,我在乎你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不要求你刻意地保持认真地听,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不累的时候就睁着眼,累的时候就闭上眼睛。听到有些内容,印象深刻就记住,听到有些内容有所感触,就去体验所涌现的感觉,即便你有点昏昏欲睡,那也可以让自己在其中畅游一会儿。总之,无须刻意,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你无须多么费心的去听,无须多么仔细的去听。因为对你来说,此刻最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体验,或许过一会儿你会重新找到你以前体验过的轻松、自信、专注的状态,而这就是你在中考时最佳的考试状态。
1.学习状态
其实从出生到现在,或者确切的说,从小学到现在,你无数次的处在轻松,专注,自信的状态。今天,我就是要帮你重新找回这种轻松,专注,自信的状态,找回这种轻松,专注,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
或许,当你在听我这些话,你已经改变了你的呼吸,你的脉搏,改变了你身体的姿势。你可以让自己更舒服、更轻松,头脑更专注地去听,过去的经验告诉你这样一种轻松专注的状态,甚至有些清醒的状态,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状态,它可以形成一种内隐性的学习,会在以后适当的情境中,自发的体现出来。后面我要说到的某些故事,它们会给你提供可信的证据。一个小孩,他可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学习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汉语,学习很多其他的东西,而我们成年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花十几年的时间学习一门外语,还掌握得半半拉拉的,似乎远不如孩童时学到的那么多,那么好。似乎在上学以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不是有所提高,而是有所下降了。这是什么问题呢?问题是,我们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孩子般的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能力。我看到一个消息,说2012年的一个夏天,著名演员林志颖,带着儿子 去法国里昂旅行,恰好赶上当地的读书节,为鼓励孩子快乐读书,当地最大的市立图书馆,开展了了一个活动,两周内谁读书最多,将有一份大礼送给他。林志颖和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报了名,规定时间一到,家长和其他很多孩子在市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领到要读的书。小**十分刻苦,放弃了其他一切活动,一周后,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核,小 读完了三本书,别的法国小孩子一本书也没读完。林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遥遥领先,很高兴。给孩子鼓励,让他再接再厉,抓紧剩下一周的时间,争取创纪录,给老爸争光,这时,图书馆工作人员来了,带着一份要给第一名孩子的礼物,对林说,希望你的孩子放弃这次读书活动。礼物可以提前发给你,林很纳闷,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周呢,为什么提前给礼物啊?为什么让我的孩子退出?工作人员说,因为你的孩子只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想读第一,不理解内容,没有感觉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主要目的不是比赛,没有功利性。他这样疯狂的读书,要是得了第一,就会对其他孩子做出不好的榜样,所以,我们提前发给你礼物,他退出了,别的孩子就没有忧虑感,而会用心的体会读书的快乐,林……,听完工作人员的话,不由的点头,最后也没要礼物,很诚恳主动的让儿子退出了比赛。这件事对林触动很大,他对朋友感慨道,我们教育孩子读书,目的很多都不纯,规定了目标,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次法国之行让我明白了,读书就是放松,就是享受。孩子读书仅仅因为读书快乐,就这么简单。从小被规定甚至被强制读书的人,长大后继续保持读书习惯的便少了。而那些从小享受读书的人,会将阅读的习惯保持终身。从这个例子,我们或许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到,我们是怎样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享受的。
但此刻你会明白,学习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条件反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新生命本能对新奇的事物保持本能的探究。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到3岁时它学到了多少东西,从开始不认识自己的手、不认识自己的脚、不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意识到自己的手,意识到自己的脚,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到学会逐渐运用自己的手自己的脚,学会去抓取玩具,去移动,去爬。站立,走路,学会识别颜色、图形、声音,学会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与他人交流,学会了某些复杂的动作,说很多很多的话,做很多很多的动作,但他真的长到8岁时他就会忘记他3.4岁时学到的东西。但这种忘记并不是真的忘记,那些东西并没有从他的脑海里消失,而是成为他后来学习的基础。你所有学习过的知识、技能都将永远地储存在你的大脑,在你需要用它的时候,你就能把它调取出来。
2.考试状态
有很多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它们在我们的脑海中存在,但却不知道是怎样的存在,不知道其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但它可以在以后情境需要时,自发的呈现出来。而最有利于联想的情境,往往是一个轻松专注的情境。学习和考试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有利于联想自发呈现的状态,一种轻松宁静专注的状态。有人担心考试会不放松,结果会不理想,这或许是有些人所谓的考试焦虑,他或许有过考试不放松的经历。而其实考试根本不需要有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它需要是一种身体放松、头脑专注而高效运作的状态。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自动书写并不是一种你现在需要学习的技能,你根本不用学,因为我们每个人以前都做过,以后也必定会经常地去做,特别是当我们在一种轻松专注的考试中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动书写的经验,那时我们的注意力专心的放在审题、理解题意、展开联想上,答案会自动地呈现,你的手会自动书写。这是你从小学到现在训练出来的一种技能,它就像呼吸一样自动化,请你更多地相信你的直觉,你的答案。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你可以忘记它是中考,只是平常的一次考试,和我们每个周末的考试一样。你只是走进某间教室,走到你的位置坐下,不须理会其他人。你会看到你坐的椅子就是你平时坐的椅子,你的桌子就是你平时用过过的桌子,你看到的考卷就是你平时做过的考卷。无论是试卷的结构,还是题型题量,你都非常的熟悉。再花点时间想想让你开心和快乐的那次考试,想想你愉快的暑假生活,不过,你随时可以注意到自己的手在写字,答案自动地从你的笔尖跳出来,你就这样处在轻松专注自信的感觉。
经过初中三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此刻基础知识已经深深扎根在你的大脑,再加上九年级下学期以后每个周末强化考试,你已经把考试训练得和呼吸一样自动化了。
你很快就可以为初中生活画上句号了,面对着初中这三年,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自豪地说:
我没有辜负那1000多个奋斗的日日夜夜,那一张张写满答案的模拟试卷,那一次次不厌其烦的答疑解惑.....
我们六中的全体老师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你们:
祝你们在十天 后的考试中,鱼跃龙门马到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