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通过介绍历史上发生的变革、科学发现,试图总结认知的发生过程,说明了人类进步的根源在于正确的认知。而认知的发生所需要的好奇心、思维方式、挑战精神是人类认知发生困难的原因所在,写作的目的在于认清认知的本来面貌,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进一步在我们的成长中产生帮助。(仅供社群审阅、摘编和转载推文使用)

是什么让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猩猩和猎豹?
我们跟猎豹比不了速度,跟犀牛比不了力量,牙齿也没有剑齿虎锋利,在大自然面前是何其渺小。可人类却能让尼安德特人和剑齿虎在地球上消失,让动物园里的犀牛和大猩猩彻底看不懂,我们拿着一手烂牌走到食物链最顶层,凭什么?
事实证明脑子远比四肢重要,人类一系演化,发展出科学、艺术、政治,是基于好奇心和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本领,以及不断挑战极限的精神。
但是你是否知道好奇心、革命这些事情有多难?认知的发生有多难?答案是:难于上青天。
首先,认知的发生往往是反常识的。
有本书叫《思维简史》,书中强调:人类认知得以发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认知的发生往往需要脱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实验。
比如光滑的斜坡和球面是不存在的,匀速运动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所以发现它们是超越常识和生活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原子理论为什么难以发现?发现了也很难被认可?因为不是可以直接观测出来的,人们很难相信不属于生活之外的事物。
其次,发现认知的人本身也是痛苦和矛盾的。
而很多我们现在感到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我们呼吸的是空气,我们离不开空气,可是人类几万年以来对空气的认识都是混沌、模糊的。直到18世纪才逐渐搞明白空气的成分。
再比如很多科学实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只能从片面的、歪曲的前提出发,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高认知是需要挣扎的。由于生存和竞争的本能,人从基因层面开始就是高度自治和自我保护的,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达尔文发现了生物进化论,可是由于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无论如何解释不了上帝和物种进化之间的矛盾。今天的人可以轻松地来一句我们要相信科学不信宗教,殊不知当时的科学家经过了多少内心挣扎才把这个世界观留给你。
然后,认知伴随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
你得超出当时人们的认知去做事,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突破。比如量化实验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对天平的使用,进而精确测量出物质的重量。这在我们当代人看来很习以为常的,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而且往往人们看不懂,实验者还会受到惩罚,这些从哥白尼等人那里不难看出。
所以光有好奇心还不足以促成文明的进步,人类还需要有系统地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方法。
如果没有从玻意耳到普利斯特里,最后到拉瓦锡的工作,炼金术依然是一种巫术,而不会变成化学这样一种实验科学,更无法获得积累性的进步。
人类的进步,往往隐藏在那些“不学无术”的表象之下。你看不懂、不理解、你嗤之以鼻,活该你低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总结一下,为什么创新比学知识难很多,为什么高认知的人才那么难能可贵?因为认知的发生时痛苦的,创新、转变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我们张口就来的词语,其实是反人性的,做起来很不容易。
很所牛人干的事情,如果直接把方法告诉你,你照着做很可能也会做成,你会发现好像也没那么难。但是如果让你自己去摸索,估计一辈子也拿不出方法论来,这就是为什么看别人做的事情很简单,但你不一定学得会的原因。因为有些东西没有人跟你说破,你要去做心里是不确定的,有所顾忌的。
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的认知要真正发生有多难?
每一个微观的行动,每一个重大的决策,都在考验我们的认知能力。
前几天才知道有一群人,其中有些还是朋友,他们每天五点钟起床开始阅读到九点,然后计划当天的工作。后来才了解到,哪怕晚睡也能起得早,就是这一行动,造就了这波人成长速度奇快,生活超有味。我知道后简直惊为天人!其实,早睡早起,它的好处已经很明显,已经被无数人验证过。可是这么简单的四个字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把你知道的事情做到到底有多难?我们看看这其中有的层问题:
*1.我不知道这个道理。*
*2.我知道,但是不觉得它很有道理。*
*3.我觉得有道理,但是我害怕失败,也不想浪费注意力去尝试。*
*4.我尝试过,也感受到好处,就是不能不折不扣、老老实实、笃定的坚持。*
比如学习的三个核心:思考、分享、记笔记,其中的好处也说了很多,可是究竟还是做不到。
看到没,不要说听过多少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道理到了你这儿,只是可有可无的信息而已。
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做成一个IP?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让自己成为稀缺品?
从个人品牌角度讲,稀缺性来源于价值,价值源自思考和行动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结果与众不同、具有普遍指导性。
认知有多难?伽利略家痛苦过、达尔文迷茫过、爱因斯坦犹豫过、鲁迅彷徨过,直到今天,我们普通人抓耳搔腮。
认知有多难?认知的升级,除了好奇心,总结经验,科学的套路,在时间尺度上还要跟意志力作斗争,革人性的命。
其实,真有那么难吗?起码读懂此文后,可以选择不再浅薄、置之不理和嗤之以鼻。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