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梁(九)沈约之亡 李崇守寿阳 硖石之战 淮堰之溃

南梁(九)沈约之亡 李崇守寿阳 硖石之战 淮堰之溃

作者: 南邻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7-18 14:15 被阅读0次

天监十一年 512年

是歲,魏以桓叔興為南荊州刺史,治安昌,錄東荊州。

天监十二年 513年

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二月,辛酉,以兼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右僕射。

郁洲迫近魏境,其民多私與魏人交布。朐山之亂,或陰與魏通,朐山平,心不自安。青、冀二州刺史張稷不得志,政令寬弛,僚吏頗多侵漁。庚辰,郁洲民徐道角等夜襲州城,殺稷,送其首降魏,魏遣前南兗州刺史樊魯將兵赴之。於是魏饑,民餓死者數萬,侍中游肇諫,以為:「朐山濱海,卑濕難居,郁洲又在海中,得之尤為無用。其地於賊要近,去此閒遠,以閒遠之兵攻要近之眾,不可敵也。方今年饑民困,唯宜安靜,而復勞以軍旅,費以饋運,臣見其損,未見其益。」魏主不從,復遣平西將軍奚康生將兵逆之。未發,北兗州刺史康絢遣司馬霍奉伯討平之。

辛巳,新作太極殿。

上嘗與侍中、太子少傅建昌侯沈約各疏栗事,約少上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則羞死!」上聞之,怒,欲治其罪,徐勉固諫而止。上有憾於張稷,從容與約語及之,約曰:「左僕射出作邊州,已往之事,何足復論!」上以為約與稷昏家相為,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輦歸內殿。約懼,不覺上起,猶坐如初;及還,未至床而憑空,頓於戶下,因病;夢齊和帝以劍斷其舌,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己出」。上遣主書黃穆之視疾,夕還,增損不即啟聞,懼罪,乃白赤章事。上大怒,中使譴責者數四。約益懼,閏月,乙丑,卒。有司謚曰「文」,上曰:「情懷不盡曰隱。」改謚隱侯。

夏,五月,壽陽久雨,大水入城,廬舍皆沒。魏揚州刺史李崇勒兵泊於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於女牆,城不沒者二板。將佐勸崇棄壽陽保北山,崇曰:「吾忝守籓岳,德薄致災,淮南萬里,繫於吾身,一旦動足,百姓瓦解,揚州之地,恐非國物。吾豈愛一身,取愧王尊!但憐此士民無辜同死,可結筏隨高,人規自脫,吾必與此城俱沒,幸諸君勿言!」

揚州治中裴絢帥城南民數千家泛舟南走,避水高原,謂崇還北,因自稱豫州刺史,與別駕鄭祖起等送任子來請降。馬仙玭遣兵赴之。

崇聞絢叛,未測虛實,遣國侍郎韓方興單舸召之。絢聞崇在,悵然驚恨,報曰:「比因大水顛狽,為眾所推。今大計已爾,勢不可追,恐民非公民,吏非公吏,願公早行,無犯將士。」崇遣從弟寧朔將軍神等將水軍討之,絢戰敗,神追,拔其營。絢走,為村民所執,還,至尉升湖。曰:「吾何面見李公乎!」乃投水死。絢,叔業之兄孫也。鄭祖起等皆伏誅。崇上表以水災救解州任,魏主不許。

崇沉深寬厚,有方略,得士眾心,在壽春十年,常養壯士數千人,寇來無不摧破,領敵謂之「臥虎」。上屢設反間以疑之,又授崇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萬戶郡公,諸子皆為縣侯,而魏主素知其忠篤,委信不疑。

六月,癸巳,新作太廟。

秋,八月,戊午,以臨川王宏為司空。

天监十三年 514年

春,二月,丁亥,上耕藉田,大赦。宋、齊藉田用正月,至是始用二月,及致齋祀先農。

秋,七月,乙亥,立皇子綸為邵陵王,繹為湘東王,紀為武陵王。

十月,魏降人王足陳計,求堰淮水以灌壽陽。上以為然,使水工陳承伯、材官將軍祖暅視地形,鹹謂「淮內沙士漂輕不堅實,功不可就」。上弗聽,發徐、揚民率二十戶取五丁以築之,假太子右衛率康絢都督淮上諸軍事,並護堰作於鐘離。役人及戰士合二十萬,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築土,合脊於中流。

天监十四年 515年

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於太極殿,大赦。

辛亥,上祀南郊。

魏宣武帝元恪之亡。

三月,魏左僕射郭祚表稱:「蕭衍狂悖,謀斷川瀆,役苦民勞,危亡已兆;宜命將出師,長驅撲討。」魏詔平南將軍楊大眼督諸軍鎮荊山。

夏,四月,浮山堰成而復潰。或言蛟龍能乘風雨破堰,其性惡鐵;乃運東、西冶鐵器數千萬斤沉之,亦不能合。乃伐樹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緣淮百里內木石無鉅細皆盡,負簷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蠅蟲晝夜聲合。

九月,左游擊將軍趙祖悅襲魏西硤石,據之以逼壽陽;更築外城,徙緣淮之民以實城內。將軍田道龍等散攻諸戍,魏揚州刺史李崇分遣諸將拒之。癸亥,魏遣假鎮南將軍崔亮攻西硤石,又遣鎮東將軍蕭寶寅決淮堰。

十二月,己酉,魏崔亮至硤石,趙祖悅逆戰而敗,閉城自守;亮進圍之。

是冬,寒甚,淮、泗盡凍,浮山堰士卒死者什七八。

魏南荆州刺史桓叔興表请不隶东荆州,许之。

天监十五年 516年

正月,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甕生夹淮为营。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意,不可烧斫。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

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魏师遂还。

三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魏论西硖石之功。辛未,以李崇为骠骑将军,加仪同三司,李平为尚书右仆射,崔亮进号镇北将军。亮与平争功于禁中,太后以亮为殿中尚书。

魏萧宝寅在淮堰,上为手书诱之,使袭彭城,许送其国庙及室家诸比还北;宝寅表上其书于魏朝。

夏,四月,淮堰成,长九里,下广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树以杞柳,军垒列居其上。

或谓康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绚乃开湫东注。又纵反间于魏曰:“梁人所惧开湫,不畏野战。”萧宝寅信之,凿山深五丈,开湫北注,水日夜分流犹不减,魏军竟罢归。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李崇作浮桥于硖石戍间,又筑魏昌城于八公山东南,以备寿阳城坏。居民散就冈垄,其水清澈,俯视庐舍冢墓,了然在下。

初,堰起于徐州境内,刺史张豹子宣言,谓己必掌其事;既而康绚以他官来监作,豹子甚惭。俄而敕豹子受绚节度,豹子遂谮绚与魏交通,上虽不纳,犹以事毕征绚还。

六月,庚子,以尚书令王莹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左仆射,吏部尚书王暕为右朴射。暕,俭之子也。

八月,康绚既还,张豹子不复修淮堰。九月,丁丑,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馀万口皆漂入海。初,魏人患淮堰,以任城王澄为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勒众十万,将出徐州来攻堰;尚书右仆射李平以为:“不假兵力,终当自坏。”及闻破,太后大喜,赏平甚厚,澄遂不行。

壬辰,大赦。

冬,十一月,交州刺史李畟斩交州反者阮宗孝,传首建康。

——《通鉴 梁纪三&四 高祖武帝三&四》

相关文章

  • 开元名相姚崇 | 豫史

    姚崇(公元650~721年),本名元崇,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南)人。姚崇少时,任侠有节操,不拘细行。及年长...

  • 资治通鉴 节选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

  • 两个故事告诉你,人精是什么样的!

    ①唐朝人魏知古(陆泽人,谥忠)出身于低级官吏,受姚崇(硖州硖石人,字元之)推荐任用,后来虽然两人职位相当,但姚崇却...

  • 读点书吧:淝水之战(126)

    谢安派出的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进发。在路上,他得知寿阳已经被前秦的前锋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硖石(今安...

  • 剑阁·赋

    梁益故地,华阳新府,社稷之隆庆,苍生之普安,北望长安于云际,南守锦城之万民,蜀中锁钥,天下莫开,川北重镇,...

  • 南淮执念——《九州缥缈录》书评

    南淮是不是那个南淮都无所谓,但是和你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江南《九州缥缈录卷五一生之盟》,代题记 ...

  • 华杉版资治通鉴【1211】人都是感情动物。2021-05-30

    23、 闰十二月十一日,北魏代理镇南将军崔亮抵达硖石,南梁守将赵祖悦逆战而败,闭城自守。崔亮进兵包围。 24、 闰...

  • 港殉职消防总队目今最高荣誉出殡

    (南早中午网讯)在石硖尾邨气体爆炸事故中殉职的香港消防总队目梁国基,今早(12月18日)举殡,预计中午过后,灵柩将...

  • 资治通鉴2022-08-02

    1、丁卯,奉和帝为巴陵王,宫于姑孰,优崇之礼,皆仿齐初。 戊辰,巴陵王卒。时上欲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徙王居之。沈约曰...

  • 首席大将 粟裕

    今晚到南麻、临朐战役,这次蒋吸取了孟良崮之战的教训,严令若再步孟良崮后路所有军官连坐!且有李天霞前车之鉴(孟良崮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梁(九)沈约之亡 李崇守寿阳 硖石之战 淮堰之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ow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