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国学经典
《素问•上古天真论》(2)

《素问•上古天真论》(2)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5:11 被阅读0次

第二段原文(1):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乃问于天师曰:”。

乃,于是,就。

天师,指岐伯,黄帝的老师。

“乃问于天师曰”,就是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说:”


“余闻上古之人”。

余,作代词,我。闻,听。

余闻,我听说。

上古,相对于4500年的黄帝他那个年代的上古,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三黄五帝的开始,伏羲、女娲的那个年代。实际上他说的这个上古,就是指远古时代的那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最自然纯朴的状态。就像老子在《道德经》第80章所描述的“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上古之人”,就是我听说古代的人。


“春秋皆度百岁”。

春秋,就是一个年轮,表示一年四季。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

春秋皆度百岁,就是都能活过百岁。


“而动作不衰”。

动作,动是指腿脚,作是指手指。因此“动”和“作”这两个字的含义不一样。看动的繁体字是“動”,从字面上看是和我们脚后跟有关系,脚后跟叫“踵”,脚后跟发力就是“動';所谓“作”就是指动手,人的五个手指乍开,叫“作”,所以动手动脚,就叫“运作”。

不衰,就是手脚还灵便,一般人我们说人老腿先老。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气血不够了,为了心脑、脏腑的气血需要,他就牺牲他的末梢,人的腿脚开始不灵便了,手也不灵巧了。

“动作不衰”,就是腿脚、手一点都没有衰弱的迹象,这叫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

今时之人,就是黄帝那个时代的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年半百,就是50岁。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就是刚50岁的人,就手脚都不灵活了。


“时世异耶?”。

时世,当时的世界,常说的世道。

异耶,不同。

时世异耶?是时代不同、环境变了的原因吗?


“人将失之焉?”

将,这里当“还是”的意思。

人将失之,就是还是人失去了(原本的下淳朴)、还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原因吗?


这一段黄帝问老师岐伯的意思是: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百岁,但行动仍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刚50岁,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呢,还是现在的人们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懂得养生之道呢?

相关文章

  • 《素问•上古天真论》(2)

    第二段原文(1):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 德全不危

    出处《素问·上古天真论》 释义 德全不危 养生之道完备而无偏颇。《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 素问·上古天真论

    昔在皇帝,生而神灵,若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很久很久以前的黄帝,生得聪明伶俐,很小的时候就能言善...

  • 素问·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从前的黄帝,生下来就很聪明,年龄很小时就善于言谈,幼...

  • 《上古天真论》读书笔记1

    《上古天真论》读书笔记1 ----阿拉丁956 《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上部《素问》的第一章。所谓“天真”就是...

  • 《素问•上古天真论》(11)

    第五段原文(1):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

  • 《素问•上古天真论》(12)

    第五段原文(2):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

  • 《素问•上古天真论》(13)

    第五段原文(3):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

  • 《素问•上古天真论》(14)

    第五段原文(4):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

  • 《素问•上古天真论》(4)

    第二段原文(4):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上古天真论》(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ri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