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与写作课中有一讲是讲读书的:如何兼顾广度和深度。作者认为书分三类,第一类是浏览的书,为的是数量,提升阅读量;第二类是细读的书,要细细的读,做笔记建索引,也包含了第一类翻翻觉得不错再细读的书;第三类是典藏类,需要摆在手边经常翻阅,可能是一些喜爱的经典,或者是常用的工具书。
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讲的很好,可能限于篇幅不够深入,或者作者认为读书分类也没什么深入的必要讲的不够细致;我曾经有过一个观点,书要好好读,囫囵吞枣不如不读,这就要自己在读书前好好选书,如果没有选好不免要经受一阵折磨,但是有的书就是读不下去,强迫读完未免太过痛苦,也无形中增加了读书的“压力”,而且读书后可记住的点有限,不免有了读书无用的想法;近来偶尔读书更是常常翻阅,不免迷茫;文章中对我最大的启发是有些书就是要浏览,或者说是有浏览积累数量的阶段,看书别给自己太大负担,其次一本书能获得1,2个有用的信息就是赚了,读书中要贪心,读后要满足。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翻翻也挺好。对于浏览类的书感兴趣的地方读一读,其他的翻一翻,了解个轮廓和感兴趣的点就是收获。
这篇文章的这两个启发对我来说就是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