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使用中,“本质”这个词的关键,在于“本”而不在于“质”。
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质作为一个概念,从根本性质这个核心出发,边沿不断扩展,从性质,扩展到原因、目的、作用等,只要是根本性层面的内涵,都被纳入了“本质”这个范畴中。它有了根本、原本、根子上、实质、本性、实际、必然、关键、本源、真正的等含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而且这不同认识并不矛盾,还都对指导我们的实践有价值。
将“本质”限定在哲学范畴,跟我们大多数人关系不大。我们去“看透本质”,不是要做哲学研究,而是要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助益,用关于“本质”的认识,指导我们的行动,实现我们的目的。
本书主题“看透本质”中的“本质”,主要是指事物最根本层面的内涵,它可以是事物最根本的属性,或者最根本的特质,或者是最根本的目的等。我们日常所说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内涵,也就是问题背后的问题,关系背后的关系,原因背后的原因,目的背后的目的。
参考资料
摘取自陈中老师的《看透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