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投简历,hr问我月薪;我说了合同上的,实际上每个月补助还有7k,自己没说。
心里对自己在市场的定价问题,说实话不清楚,比较模糊,脑海中也充斥着去年公司业绩下滑降薪几万的印象,对自己现有收入没有清晰认知。
于是快速梳理降薪前、降薪后,税前税后收入,对税后自己到手、公司补助、每月每年个税和五险,分别有个印象。
在后续找工作的目标薪资方面也有个合理预期。
预期来源俩部分,第一是市场需求,需求旺盛来自于投资热潮、行业未来看好,比如现在的机器人、Ai等,第二是看供应,新型行业对应的人才无论是经验还是科班都比较少,这就有了薪资的高议价空间。
我既有B端产品丰富经验,近一年也都全身心扎入Ai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关键是我靠谱,这给了我很大自信,进行择业。
经过多年工作经验,我深知,市场鱼龙混杂的公司比较多,擦亮双眼看哪些真正做事的公司,另外求职者滥竽充数也很多,我凭借扎实功底,快速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很快会上手新项目,并积极推进。刚进公司不懂就问,快速学习,请别人喝奶茶拉近关系,也是促进业务交流的好方式。
其实职场中,大多数人只熟悉自己那部份干活,至于为什么干、有什么办法干得更好、其他协同岗位都在干什么,很少人有好奇心,而我就有。
所以我有能力及自信去谈比我现在高30%的薪资,但核心是我如何自信的表达出来、验证出来。
我选定的方向很明确,Ai真正帮助b端产品降本增效,无论RAG知识库、还是智能体干活,都想自动化,智能识别用户意图,完成工作闭环。里面弯弯绕绕很多。
其实企业招聘角度,基本就是有个大项目需要快速上线,才着急招人推进,推进进度与个人能力非常相关。
个人能力强则推进顺利,遇到很多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这里就借助于历史工作经验、积极完成目标的心,协同开发、测试、算法完成一个事儿的推进能力,上线推广能力等等。
所以我需要写简历、面试时都积极应对,提前充分准备。
我不是一无所知就去面试,也不是低姿态求你给我个工作、也不是随便面面浪费时间。
而是充分知道我要什么、我了解什么,我想干什么。
我想要的是b端➕ai项目。
同时,如果自己道行不深,可以虚心像面试官求解答。
脑袋一定要反应快些。
以往经验是对自己大脑构想(比如学习输入了某些理想情况),实际上手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自己想办法达到这个目标,过程中就有很多踩坑经验形成方法论。
其实我觉得万事儿逻辑很像,专业细分有些需要历史经验微微迁移做新项目,如果没有100%匹配,80%匹配就更好延伸该项目。
成功面试是对方不专业,但是你是专业的,你专业定义,有逻辑的侃侃而谈。
每个问题都想办法提升自己闪光点。
剩下的就看运气;如果有更合适求职者;或是自己要的太高对方给不起,也不要气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