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后面有个拐角,在一棵瘦弱的银杏树下,埋了一株比树还孱弱的芦荟,主人种它的那天,是个夏日的黄昏,我正在遛狗,记得栽下的那时它比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还丧气的令人绝望,“ 它很快会死的。” 我想。带着狗,绕着走,害怕走路生风时一小阵空气也会给它致命一击。事后,很快就忘记了。
今天阳光很好,带着冬日里特有的清冷的紫芒,因为刮了两天风的缘故吧,光线照在黄黄绿绿的草地上,格外鲜艳。狗在刨什么东西,顺着方向望过去,就看见了那颗芦荟,它长成毫不客气挺拔的样子,粗壮到连自己都愤怒起来,所以变成了 “ 怒放的生命 ”。热烈在瞬间燃烧,引起内心惊呼:“ 这是我见过最见证奇迹的一次啊!”
跨步走过去,绕着它转圈,嘴里停不住 “ 啧啧 ” 赞叹,摸摸它的叶片,硬硬的,叶边周围的小尖刺泼辣的张牙舞爪,分分明明就是报复当初对它的蔑视,和看不起。脑子里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 既然万物有灵,那么,它们也是有心,有灵的,那么心灵到底能做什么?是否解决万物生存的问题?又需要什么样的努力作为根据?为什么人类需要知识,哲学,科学,以及宗教作为载体才能将心灵引向正确的方向,然而一株濒临死亡的植物却可以完全无需什么哲学,宗教就可以自性决定正确的方向?”
瑜伽日记丨《 心灵教育 》
瑜伽一直在讲心灵,“ 心灵的纯洁化 ” ,“ 心灵的自性 ” ,“ 心灵与精神 ”,“ 心灵的解放 ”,“ 心灵的真智乐 ” 等等等等。《 薄伽梵歌 》 里也说:“ 皆受一切存在如同是自己,不论在忧患或喜乐中;这便是同情底一性与无尽底慈悲,佛徒以臻于其涅槃者。” 这种心灵甚至超越了宇宙反应,在等同所有生命的同时,心灵要完成完全的了解,接受,同情,不压服,这一神圣意识;就算是这样,人也未必能够全然抛开欲望,嫉妒,怨恨;冲破挫折,打击,失败和绝望,完成生命欣欣向荣的样子。
一点点挫折,不满意,失败,就沮丧,焦躁,痛苦,对社会失望,对人生失望,焦虑,抑郁,自杀,甚至是伤害,牺牲他人的生命。多数人,在受了很多教育之后,依然不可避免的走进死胡同,将自己逼向死角。
那么?植物呢?生物链中的动物呢?它们依附的是什么?自性吗?生命的关于心灵的自性吗?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如果教育的出发点,方向,和方法都出现了偏差,脱离了正确的轨道,那么,所谓的 “ 心灵教育 ” 就变得非常可怕,看看此时此刻的香港孩子就明白了。
越是受过真正高等教育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自信,也更认为自己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会容易再受到来自其他的声音和影响,如果是正确积极宽容的,那就很好;如果是狭隘偏颇的,就很糟糕。可是,问题是,每一个人在最初接受教育的时候,并不能判断和确定它的真实正确性,所以,教育从第一天开始,已经影响了一个人的以后,或者一生。
瑜伽日记丨《 心灵教育 》
我感谢瑜伽的存在,也感谢自己真诚努力的去探讨了解它,并且将瑜伽生活化,瑜伽的心灵教育一直环绕在宇宙万物和植物 “ 真,智,乐 ” 的显现上,或者我离得还很远,可还好,必定已经走在了通向心灵彼岸的路上。瑜伽的存在,在知识,悦乐,意志等诸多形式的考验里,加强一个人的心思性,情命性,以及物理生存的坚定性,逐渐让一个人成为美满的容受器。我想,这种 “ 永生 ” ,就是思想的永生,和心灵的永生吧?
像那颗细小的芦荟,从此,再也不敢瞧不起一个弱小的生命,当它具有强大的心灵支撑,就会在不远的远方,一鸣,惊人。
瑜伽日记丨《 心灵教育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