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翻2021年日记,翻出来一个段子:活着的时候,人类都有不同的名字,而所有的鸡都叫鸡。但死后人类都称为鬼,而鸡却有不同的名字,什么咖喱鸡,白斩鸡,香菇鸡,炸鸡,烧鸡。
段子很短,联想很长。由鸡及猪,及牛,及羊,及鱼,及种种死后出现在餐桌上的动物,不禁清口水长流。先看猪死后的名字:红烧肉,东坡肘子,京酱肉丝,咸(甜)烧白,午餐肉,火腿肠,老腊肉,多了。不过都是有名无姓。其正式的叫法应该是姓猪,名红烧肉,或姓猪名肉,字东坡肘子,云云。至于牛,则应该是姓牛,名肉,字牛杂火锅、爆炒牛肚之类。有这么多名目,那些满足了人类口腹之慾的动物,尽管不想死,尽管死得心不甘、情不愿,但死后却能青史留名,录入各种食谱,为各色人等津津乐道,也算死得其所,足以告慰平生了。
人类的死后远比动物复杂。人分三六九等,命有高低贵贱,同样是死,说法不同。有死,有嗝屁,有呜呼,有去世、离世、逝世、仙逝,还有薨,还有驾崩等等。普通人死了自然是鬼,甚至尚未呜呼便被骂成死鬼。反观地位高者,再怎么都得给一个谥号,亦即盖棺定论。是臣子的,不是“文”就是“武”,不是“忠”就是“正”,其中以“文”为最高褒奖。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末代皇帝溥仪“诏”谥其“忠悫”二字,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行见中外曰悫;执德不惑曰悫;诚以致志曰悫;表里如一曰悫;诚心中孚曰悫;率真御下曰悫。
这个谥号,说的是王国维忠诚老实,在等级森严的官本位社会,已经算是破格,惜乎区区一个学者,远远够不着“文”字。
臣子的谥号还算简单,帝王的名堂就多了。汉代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彻谥武帝。到了唐代,文武之类已经远远不足以表达对先皇的敬意。唐太宗李世民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能文能武且孝敬父母且大智大慧天上地下无所不知,厉害不?与清代相比,李世民的谥号却显得太过简单。且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皇帝”前面的定语,整整二十五个字,肺活量差的,要念断气。当然,这么长的谥号后人是不是记得住则是另一回事。除了谥号,国人最看重的是名垂青史,喜欢折腾,喜欢把事情闹大,哪怕在史册上留下一行字,哪怕遗臭万年,也在所不惜。
古往今来,死后再取一个名字(谥号)且名垂青史的鬼不计其数,能被后人记住并且不挨骂的却寥寥无几。时代不同了,按照人人平等的观念,生前都是人,死后就应该都是鬼。再说了,阳间的谥号到了阴间,是不是管用得问阎王。阎王的眼睛,只认鬼,不认人,不晓得你是哪盘菜、哪根葱。无论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还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都逃不掉一个“鬼”字。
所有的人最终只有一个名字,不叫鬼,叫死者。
如此说来,生而为人,实在没必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