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小孩喜欢或是不喜欢上学”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人们喜欢看影视剧或刷短视频的原因。
小孩不喜欢上学
影视剧或短视频都包含这两个元素:画面和声音。画面带给我们全新的意境,声音则拉近我们与画面的距离。在画面和声音的刺激下,大脑变得兴奋。再加上看娱乐类的视频时,大脑是不需要思考的,因此,我们更容易对其上瘾。
再看“上学”这件事。从幼儿园的“1+1等于几”到大学的“如何求微积分”,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是漫长而枯燥、更是耗费脑力的。在遇到这类复杂的信息时,大脑先是搜索记忆区,寻找熟悉的“面孔”,然后将熟悉与陌生的信息合并,最后才是思考。
从初探理论知识、到掌握其用法、再到灵活变通,这里面涉及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完成。患有“懒癌”的大脑又怎么会下意识喜欢“上学”呢?
小孩喜欢上学
但,根据我这么多年的上学经验,大部分的学生是喜欢上学的。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喜欢”这个词包含两个层面,第一种是真心实意的,第二种是假装的。
为什么有人会假装喜欢“上学”呢?一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二是为了自己的颜面。
对于那些真心实意喜欢“上学”的人来说,他们的大脑难道与我们的不一样吗?
大脑的特性
指挥你行动的不是思考,而是记忆
我们都知道,新手和老手开车时的行为举止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开车时笔直着身板、紧紧握住方向盘、时刻关注脚下的油门和刹车,而后者则泰然处之。造成二者间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脑对开车行为的记忆存储量不同。
新手的大脑的记忆存储区里没有太多关于如何把握车的尺寸、如何识别信号标识等关键信息,因而他们必须在行车途中时刻保持警惕。而老手由于自身丰富的驾驶经历,使得他们能够预测或感知行车途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提前做好准备。一旦新手的记忆存储区中记录了很多关于行车途中的注意事项,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老司机。
我们用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次数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很明显,大脑思考的方式是:先调用记忆,即从大脑的长期记忆区寻找答案。
大脑喜欢记忆哪些事物?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指出,大脑喜欢记忆那些我们想要记忆的事物。比如,课堂测试要考察解析几何,我们就必须提前记忆相关公式。
大脑喜欢记住包含情感的事情。比如,你可以清晰记得结婚那天发生的事情,却记不得上一秒想要在百度上搜索的内容是什么。
大脑还喜欢记住有冲突情节的故事或戏剧。比如,你在考场上思索一道物理题时,除了记起昨晚看的连续剧剧情之外,什么解题思路都记不得。
喜欢上学的小孩
喜欢思考的小孩未必喜欢上学,但喜欢上学的小孩一定喜欢思考
喜欢上学的小孩的大脑的确与旁人是不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先前存储的记忆和后天的训练方式。
先前存储的记忆告诉他们:去学校学习知识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因为不但可以和小伙伴进行交流切磋,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后天的训练方式则让他们能在不同学科之间游刃有余,一边思考它们的共通点,一边强化相关记忆,与此同时还能获得好成绩。
喜欢上学的小孩不仅仅是因为对未知感兴趣,还因为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了反馈。他们的大脑在思考与记忆中不断更新,最终扭转了“懒惰”的本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