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在大讲堂听完查老师《中国史通讲》,两个小时的公益课堂分享,若按历史进程来说才讲到国家的建立文明的开始。
查老师的讲述与观念上以时间顺序串联起来的讲述不一样。有些观念很新颖会让人深思,而有些我是不认同的,许是学识少没到那个层次吧。不认同,一是和自己原有的观念有违和,一是必须承认对历史我没好好读过,也烦读历史要记住那些时间段,只是当一个故事去听。好在现在会向老师提出疑惑,我就是纯粹的想更多地去了解,这会儿想想我的问题会不会很幼稚,要不要请老师推荐一本书让我自己先看看。
昨天还有同学说起我现在这样像是回到了读书时代,想了想,其实还是很不一样。
从前读书年少,对老师或权威人士的话基本上是不会去质疑的,那时候应是输入式学习,像海绵一样只管吸收。现在学习会去反思一些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从前的世界黑白分明,很是喜欢对与错的辩论。现在黑白仍在,但还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并且一些经历会让你我认识到很多事不是对与错的选择,它会让你体验什么是两难。每一个阶段都会有那一阶段的困惑,只要你去成长就难以避免。
偶尔想想从前的一些事,经过岁月的洗礼,曾经有些纠结的也早早放下了,有些所不容的事与人都已陌生。那么还有一些放不下的至少不会那么纠结,若愿意直面它,应更多的去思考为什么我会放不下?
这堂中国史通讲的内容不多,但它引发了我思维的发散。
下堂课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