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作者: 兜兜里有巧克力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20:37 被阅读0次

在微博中看到这本书的介绍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哇塞,生活可以美丽成那个样子。这是我的第一反映,然后,然后我发觉其实此刻我的感受也是很愉快的,愉快的感受是因为我非常认真的在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读到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大件跟我说山水画以大平尺为上,润笔费要按尺幅计算。我也感觉到生活有着变得更美好的可能性。

 汉文化的独特应追溯到先秦孔学。孔子用理性主意精神重释古代原始文化,提出“实践理性”,将本没有道理的礼仪制度归结和建立在普遍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上,将原始在外的强制规范,转变成主动的内在要求,将礼乐服务于神,变成服务和服从于人。将人的情感、观念、仪式从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转移,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所以中国美学的着眼点不是对象和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而作为儒家对立补充的道家,强调了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和无为的审美关系。

中国的建筑审美也是同样符合“实践理性”的精神。中国的建筑不同于外邦。作用上,以宫殿为主,是为人服务的,是入世的。不是向上指向神秘空间的上苍观,是平面铺开,引导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神秘让人畏惧的空间,是平易日常,不是冰冷的石头,是温和的木头。中国的建筑和山水画一样,用平铺的方式,将空间意识转换成时间进程。中国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营造平面的纵深空间,让人可以慢慢的游历在不同的楼台中,感受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从瞬间直观的空间感受,转变成长久线性的时间历程。山水画也是如此,大开幅的山水更容易满足“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审美需求。也是为什么山水画不讲求三维透视,巧妙的在二维的空间上铺排出时间的线性延绵感。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中国审美上排斥了对感受对象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的情绪的净化作用,带来的是情理结合的平衡,社会性和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不是理知性的认识愉快或神秘性的情感狂迷或心灵净化。

相关文章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书名:《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著 阅读时间:2016年10月—11月 读书笔记方式:以目录的顺序进行内容摘录,...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在微博中看到这本书的介绍 哇塞,生活可以美丽成那个样子。这是我的第一反映,然后,然后我发觉其实此刻我的感受也是很愉...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空白的哲学内涵 空白是更大的谦虚,音乐上的空白是是在感官之外给你待创造的声音与听觉,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魅力...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整个2月份就翻了这么一本书《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我了解了一下,他是著名哲学家,是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

  • 美的道路—《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本文分为 1.读书报告(知识思考) 2.为什么读这本书(我与这本书相关的故事) 3.图书留存(不用看,留档用) 三...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李泽厚

    <美的历程>主要讲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从远古的图腾,古陶器的纹刻再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从秦朝奠定下来的雄伟壮...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十九、 悲惨世界(南北朝) 前面我们从“远古的图腾”“夏商周的青铜”“先秦的精神”“楚汉的浪漫”“魏晋的风度”这5...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上)

    中国美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美的历程》出版于1981年,影响深远,至今不衰。 本书回顾了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zl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