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职业规划,总觉得很空泛,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生涯规划”。
身在职场,我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盲目、盲从、盲干,随波逐流,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做好职业规划,只有规划好了,你的一切才会井井有条,办事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有规划才有计划,有计划才会有方向,有方向才有目标,有目标才会为之努力、奋斗。做好职业规划后,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居安思危”的必要性以及“忧患意识”的预见性,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职场的风云变幻,降低职场风险。不难理解,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是多么的重要。
15年大学毕业,一个不出名的学校,学了一个冷门专业,随之毕业后就是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于是我第一份工作是找了一份房产公司文职的工作,可时间久了会发现这份工作并不是我所期盼的,枯燥的同时没有任何发展前景,既解决不了生存需求也满足不了精神需求。
痛苦,迷茫,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我想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出来,又毫无背景的人来说,唯一的改变方式也只有学习,报了机构学习考证,证书是进入hr 门槛的第一步,接下来会面临很多新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学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呢?
1、要定位自己想呆的城市,小城市还是大城市,众所周知,小城市生活比较安逸,生活压力小,但是也缺乏太多公平的机会,没有人脉关系的话不一定有机会获取你想要的工作机会。而相反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只要你努力,很多工作机会你都可以获得,公平性比较高。
2、要定位想发展的行业,新能源、互联网这样的朝阳行业都是大家向往想要加入的行业,因为做这些行业的hr工资相对比较高,想要进入某个行业做hr提前了解这些行业对这个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要求是哪些。
3、确认自己想加入什么类型的企业。国企、外企、民企。
国有企业,虽然国企改革很多年了,但是一些国企的官本思想依然很严重,自由空间比较小。如果你特别地有当官的欲望,特别图安逸,可以进国企。
外企最突出的就是职业培训做的比较完善,薪酬福利相对较高。如果外语比较好,能够进大型的外企,这是职业生涯比较高的起点。
民企分为两种,一种是已到成熟期,比如阿里巴巴,腾讯。体系完善,利于打下职业生涯基础,是个很好的平台。另一种是在发展期,这种企业相对比较自由,以最终目标为导向。
4、了解自己的性格,定位自己想要发展的模块
想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有以下几种测试方法,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DISC,PDP等,可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
招聘培训和员工关系模块需要的职业性格是偏外向,善于沟通,乐于交流,敏感,有观察力,社交欲望强,有团队合作意识,天性乐观。
薪酬福利模块的职业性格特征是偏内向,逻辑缜密,严谨,对数字敏感,喜欢探索数据中的规律。
绩效模块的工作核心是计划、统筹、沟通、协调、引导、分析和总结,所以这个模块的职业性格特征就是讲求逻辑,个性要强势一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质,不一定要求此类性格就一定要做这个版块的工作,只是如果你的性格正好对应这个版块的工作,职业发展的会更好一些。
当然很多小公司它是不把模块分的那么细的,需要你全模块都接触,在你全接触的过程中可以摸索自己喜欢的那个模块,如果想要走专而精的路线,可以跳槽到大公司,大公司模块分的很细,可是局限性也是你无法接触到其他的版块,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劣势,看个人选择。
任何目标要实现,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难度的,都是需要牺牲休闲、娱乐、安逸、轻松的,甚至可能带来郁闷痛苦,但是当某个目标实现的时候,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相信自己,不懈努力!
我是一位职场打工人,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