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笔记】
在动荡的环境中,要让自己更有工作竞争力,我们应要形成一种“非预测性决策”的思维方式。今天来具体说说,它是什么,该怎么做。
第一,“非预测性决策”是什么?
非预测性决策,就是不只是看到预测对了可能的巨大收益,而是先避免全盘皆输的风险。用金融圈的话说就是,别“爆仓”,爆仓会失掉你曾经赢来的一切。
在互联网行业里,“非预测性决策”也很常见,也就是,对一个功能特性,即便我们已经做了决策、选了实施一种方案,但在正式上线的时候,可能还是会先灰度测试让一部分人先用起来,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然后再逐渐地放量到所有用户。
前面提到的塔勒布的“脆弱-强韧-反脆弱”三元结构,可以用来帮我们分析预测和非预测:
我们做预测,然后依据预测行动,这样的方式是脆弱的,因为如果现实走势与预测不一致,我们将遭受到损失。
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谨慎行事,使得即便预测错了,自己也还安然无恙,这是强韧。
我们进行“非预测性决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使得,即便外部发生变化,我们也不会受伤,因为我们可以快速响应变化,从中受益,这就是“反脆弱”。
第二,“”非预测性决策”应该怎么做
一、不要只是预测,要做决策
简单说就是,不要只是预测,要有决策。预测是我怎么看,决策是,我准备怎么做。
二、不要只是决策,你还需要在行动中调整
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营销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你看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学习与应用。那么,在过去几年里,你的经历可能是,从微博开始,然后微信公众号、社群。然后直播、短视频,我们学习和应用数字营销的大方向没有变,但具体行动已经有了多轮的调整。
三、关注行动的收益,而非想法逻辑的对错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不应该是想法在逻辑上的对错,而是行动的风险与收益。我们做决策,我们调整行动,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收益。
从逻辑,到预测,到决策,到行动,再到行动的收益。从关注想法逻辑对错,到关注行动收益,是从第一级到第五级的大跨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