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疆游记
新疆边疆之花 天山天池 喀什大巴扎
题记:新疆之旅唤醒沉睡的感官,驼铃声在戈壁滩上荡漾,孤烟笔直地升向湛蓝天空。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葡萄美酒的醇香在唇齿间流淌。新疆,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生命的绽放。
广袤的边疆大地上,一座承载着军垦记忆的文化殿堂静静矗立。这里珍藏着兵团战士用青春与热血浇灌的棉田故事,记录着驼队在戈壁荒漠中踏出的生命足迹。每一缕驼绒都诉说着拓荒者的坚韧,每一朵棉絮都绽放着建设者的荣光。
走进边疆之花军垦棉驼绒文化馆,“男人是天上的雄鹰,女人是天上的鸽子” 这句流传千年的谚语,不再是文字符号,而是化作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回溯那个艰苦卓绝的特殊岁月,无数热血青年怀揣理想奔赴边疆,军垦战士们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在荒芜的土地上开荒拓土、辛勤耕耘。
与此同时,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以淳朴热情的胸怀,与军垦战士们守望相助、携手同行。两种力量交织碰撞,最终谱写出一曲跨越民族、饱含深情的壮丽诗篇,让每一位踏入文化馆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厚重与温暖。
广袤的西域大地以其独特的壮美与柔情,将戈壁的苍茫与绿洲的生机完美融合,每一位来访者都能真切感受到那跳动的文化脉搏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市境内,海拔1910米,面积4.9平方公里,由冰川融水汇聚而成,是中国高海拔火山湖的典型代表,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与西王母传说紧密关联,2013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天山天池并非道教起源地,但它却是新疆著名的自然景观和道教活动场所。
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走近天池,会被“青绿山水”为特色的天池所倾倒,这青绿山水啊, 碧绿似翡翠,一眼,即成为我心灵的避风港,她的壮丽与神秘,深深映入我眼眸,我爱天池,爱天池边挺拔整齐的云杉林,雪山、草甸。
告别天山天池,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则展现出西域另一番热闹鲜活的景象。作为一座集特色建筑、民族风情、风味美食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它享有“新疆之窗”和“中亚之窗”的美誉,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巴扎。
在这里,浓郁的西域特色与现代都市文化完美融合,古老的民族建筑艺术与现代商业元素碰撞出独特的火花,街头巷尾既有传统手工艺品的叫卖声,也有现代音乐的旋律,整个景区由两条主要商业街和四栋标志性建筑组成,每一栋建筑都独具特色,精美的雕刻、绚丽的色彩,无不展现着新疆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漫步其中,游客不仅能欣赏到极具民族风情的建筑,还能近距离体验地道的维吾尔族生活,看手工艺人制作地毯、乐器,听商贩用热情的嗓音推销特色商品,处处都散发着独特的异域魅力,随手一拍,都是充满异域民族风情的精彩画面。
傍晚时分,我们一行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到大巴扎四号楼四层的民族特色餐厅,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西域之旅,这里汇聚了最具新疆代表性的特色美食。
烤包子、手抓饭、羊肉串、大盘鸡、馕饼,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当属那盘新疆烤包子,外皮经过合适的火候烤制,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酥脆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咬下一口,外皮发出轻微的脆响,内里肥瘦相间的羊肉丁、洋葱与孜然混合而成的馅料,瞬间在口腔中释放出浓郁的肉香,羊肉的鲜嫩、洋葱的清甜、孜然的独特风味完美融合,油脂丰润却丝毫不显油腻,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满足,让人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为这道特色西域美食点赞。
新疆手抓饭同样令人回味无穷,饱满的米粒吸足了羊肉的汤汁与各种香料的味道,香糯可口,每一粒米都带着独特的香气,入口后满是惊喜。此时,再抿一口新疆当地著名的伊力老窖酒,更是惬意十足,这款酒口感醇厚,度数适中,既适合驴友们聚会共饮,与烧烤搭配也毫无违和感,一杯酒顺喉而下,温热的感觉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欢声笑语在餐厅中回荡。
酒足饭饱后,我们乘坐大巴车前往乌鲁木齐北站,等候二十三点五十分出发的“大雁号” 南北疆旅游专列,在专列上修整一夜,第二天上午九点三十五分,列车准时抵达新疆阿勒泰北屯火车站,走出车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而心中早已充满了期待,因为前方,便是喀纳斯湖那片承载着无数神秘传说的水域,一场新的探索之旅,即将拉开帷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