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类所感

异类所感

作者: RoadToGeek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22:28 被阅读17次

这阵子花了三天时间读了一遍《异类》这本书,有感而发,把书中一些重要的见解和个人的思考记录于此。

这本书是一本“成功学”的鸡汤文本,不同的是,相比其他成功学书籍一昧强调个人努力对于成功的绝对作用,《异类》多了几分毒鸡汤的意味。在传统观念中我们一致认为成功者个性扮演着绝对的领导作用,似乎只要付出全力即可获得自己理想的状态。然而事实如此吗?非也。在作者看来个性因素只是成功的先提条件,仅占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需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即中国人所崇尚的“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我尝试着总结一下作者认为的“异类”所具备的条件:由于社会环境导致的个人非可控因素(比如生日)、民族历史文化、家庭环境、智力、机遇,最后是个性因素。

在多数人眼中,加拿大冰球队的小伙子们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这是他们成长为巨星的决定因素;计算机天才们对计算机天生的痴迷和疯狂的训练最终使他们得以引领产业的发展。然而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对数据统计发现,这些异于常人的国家级冰球运动员近乎80%出生在1-3月(加拿大冰球训练选拔在1月季);而引领全球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硅谷大鳄中有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这两个例子(还有数不胜数的事实)证明只有遇到合适的机遇和社会环境的前提下你的努力才是具有价值的,甚至你才拥有努力的条件。而这些机遇有些是天生无法改变的(比如加拿大冰球队的例子,你无法改变你的出生日期和基因赋予的身体素质)。此外对成功产生影响的还有民族性的原因(例如亚洲的稻田文化使得亚洲文明更强调勤奋的意义)和家庭环境的原因(协同培养与自然成长)。人们常常认为智商高的个体与成功成正比,然而特曼人(高智商人群与常人的成功几率相差不大)的实验打了许多人的脸。只要达到一定标准智商与成就就不存在绝对的相关性了。所谓的成功是上面所有因素的集合体,不是完全靠个性能够实现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此放弃努力呢?不是这样的。本书侧面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有章可循的规律:实际上排除所有成功需要的机遇,我们有些因素还是可以通过个人所改变的,例如家庭和民族对个性的影响,实际上可以通过阅读实践思考对话弥补部分不足;例如在机遇未到达之前我们应该不断强化训练刻意练习(10000小时定律)某一具有潜在前景的领域;例如在机遇到达之际学会把握获得更好的实践马太效应的机会。

(完)

相关文章

  • 《异类》所感

    格拉德威尔的《异类》本身就是和其他成功学不太一样的励志书,它不一味强调个人的勤奋努力催人膜拜奋进,也不是天才论的证...

  • 异类所感

    这阵子花了三天时间读了一遍《异类》这本书,有感而发,把书中一些重要的见解和个人的思考记录于此。 这本书是一本“成功...

  • 《异类》小感

    ①运气:普通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有极少数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后者往往是大成者。日常生活中,专注当下,过好...

  • 异类觉醒

    异类觉醒 1 读了《异类》这本书的前半本,我深有感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写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异类,不是最近上映的异...

  • 【异类的孤独】

    【异类的孤独】 对于生活在一个平凡社会里的非凡之人,因为他与众不同的特质,我们称之为异类。 异类们所面临的一般危险...

  • 《异类》读后感

    在老罗、吴军的讲座中经常提到10000小时,这是异类的第二章的内容,此10000小时是否是我理解的10000小时,...

  • 『异类』读后感

    昨天一口气读完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整本书很通俗易懂,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成功是多重因素共同造...

  • 异类 读后感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引言是雷军当年说的一句话,从11年听到小米成立要做手机,到现在小米即将上市,小米作为国产...

  • 异类,读后感

    那些你以为的幸运可能是别人几辈人的贡献,那些你以为的轻松可能是别人没黑没白的努力。没有什么运气,所有的运气都是你用...

  • 《 异类》读后感

    通过学习异类这本书,我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并且尝试纳入生活习惯中去,从而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1.不要小瞧任何微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类所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kq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