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绘形绘声绘色(2)——方法论(绘声绘色)

绘形绘声绘色(2)——方法论(绘声绘色)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0:24 被阅读0次

(二)绘声绘色

绘声绘色,词语含义是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描写或叙述一段事情很逼真。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

在文学创作中,绘声绘色是一个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精细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形象和声音。这种手法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能让读者深入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小说创作中,绘声绘色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他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武侠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等,使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现代小说中,绘声绘色也被广泛应用,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他通过对农村人物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深入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文化。

在诗歌创作中,绘声绘色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表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无边落木、长江滚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在现代诗歌中,绘声绘色也被广泛应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通过对邮票、船票、母亲、新娘和海峡故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写文章时“要把语言的潜力挖出来,使其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泽”(老舍)。换言之,就是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勃勃欲生,给人鲜明生动的印象。

1.绘声,追求声韵美。

在写景状物的习作中,常常要涉及声音的描写。如果表达得好,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声音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照物体实际所发出的声音,如实地写下来;二是运用比喻手法,将声音描绘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请欣赏郑振铎《乡村》片段:

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这句话巧妙运用“呱呱”、“笃笃”、“嗡嗡”等几个拟声词,就把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真切地描绘出来了,让读者如闻其声。

2.绘色,追求色彩美。

在写人、叙事、描景或状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对象的色彩特点,选择准确的色彩词语,加以描绘,让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景,如见其物,使文章更生动,更感人。

比如鲁迅《故乡》精彩片段: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恰当地使用了“深蓝”“金黄”“碧绿”等色彩词,使天空、圆月、西瓜的色彩更加鲜明,语言也显得生动多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文章

  • 每天学点成语51缠绵悱恻内心苦

    1、口诀:绘声绘色描写真,缠绵悱恻内心苦;沸反盈天乱一团,天伦之乐是团聚 2、解释: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

  • 2017-07-12

    生活 绘声绘色会生活

  • 绘声绘色

    不哈哈哈哈

  • 绘声绘色

    1.绘形,追求画面美 形容词绘形。用形容词突出事物的外形特点,一是使用胖、瘦、高、矮、涩、滑、粗、细、扁、平等一般...

  • 绘声绘色

    1.绘形,追求画面美 形容词绘形。用形容词突出事物的外形特点,一是使用胖、瘦、高、矮、涩、滑、粗、细、扁、平等一般...

  • hshshb

    或者建筑装饰吧 绘声绘色

  • 2019-05-10

    [绘声绘色]20190501,D014

  • 写一写

    写写 百度 绘声绘色 试试

  • 余生,绘声绘色

    18/5/10 六点半的闹钟,没吵醒我,七点才起床,绵长的惬意感,在寝室趁着半小时的时间听听听力,感觉也还行。每天...

  • 却绘声绘色

    呵呵说呵呵大好河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形绘声绘色(2)——方法论(绘声绘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tr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