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登凤山

作者: 王孟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20:49 被阅读9次

一早起来,四周白茫茫笼罩在浓雾里。直到半上午,大雾依旧。镜片似的太阳嵌在乳白色的半空,连楼下的红绿灯都隐在大雾之中,周日的慵懒也装进大雾,自然想不出该做些什么。

正磨蹭着,好友打电话:“娜,咱们到南山看雾去吧!”我欣然同意。

车行向南,城里的雾如同皱结的心情,已经开始消散。

“若再早一个小时就好了。”“也还好,山里的雾大,应该散的晚。”说话间,远远望见南山,笼罩在氤氲的雾色中,仿佛一幅淡墨泼就的水墨山水,透着一股神秘的感觉。

来到山脚下,看到龙泉宫的石牌坊,掩映在树丛中。有些惋惜这样一座精美的石牌坊,却弃之一侧,实在可惜。望望石牌坊上歪着头的石狮子,却不知道它在想些什么。往上走几步,就是龙泉宫的水源,一方石匾刻有“靈源”二字,下面就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水井,水井右侧有一条铺着石阶的小路。

拾阶而上,雾色淡去,山越来越清晰。

好友有些惋惜,“再早来一个小时就好了。”我想象着大雾中什么也看不清的混沌,望望四周,觉得薄雾也是有趣的。眼前淡紫的雾色飘散在山间,颇有些仙气,再抬头看看太阳,一束光线从山顶斜斜射下,把这片仙气映照得越发神秘,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紫气东来”么?

迎着初升的太阳,吸着氤氲的紫气,踏着蜿蜒的七星山路,走到七星亭的第一个亭---瑶光亭。薄雾依旧没有散去。回看远处山下的村庄,似乎隔着一层薄纱,隐隐约约看得见人家。

山脚下的龙泉宫倒是看得清楚,远远望见院中有几位道人在走动,不知忙什么。

山路上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四周不时传出唧唧啾啾的鸟鸣,越发显得幽静。走到玉衡亭的时候,不知道是爬得高的缘故,还是老天弥补我们的小遗憾,雾似乎大了起来,隐隐感觉有雾飘逸过来。

趁着雾色又起,山鸡喧闹起来。这边“咯咯咯”,那边“啾啾啾”,互相应和着。草丛中,山鸡在我们惊讶的眼神中一闪而过,标榜着它的地盘。

一路向上,边赏着山间秋色,边数着路上的小亭。走到第四个亭子的时候,好友给我讲解,这一路上共有七座小亭,名为七星亭,有北斗七星之意。我这时才明白,怪不得每个亭子中央立一石柱,石柱上迎面刻着瑶光亭、开阳亭、玉衡亭等名字,都是北斗七星各自的名字,周围是赵孟頫书《道德经》内容,处处彰显着道教文化。

阳长阴消,太阳开始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威力,大雾早已遁形。郁郁葱葱的松树披着朝阳,闪着银光。金黄的秋叶透着阳光,斑斑驳驳的树影撒在石阶上。山间秋色迷人,却不张扬,收敛着光芒,静静地随着天地日月而运转,随着四季的更替而变化。正如今天的大雾,也是天地之气,在一呼一吸间的变化而已。

赏过雾中的凤山,感悟天地的瞬间变化,阴阳和合的舒畅,唯觉人类的渺小,也不过如蝼蚁一般。

相关文章

  • 雾中登凤山

    一早起来,四周白茫茫笼罩在浓雾里。直到半上午,大雾依旧。镜片似的太阳嵌在乳白色的半空,连楼下的红绿灯都隐在大雾之中...

  • 登凤山随笔

    星期六的早上。 深睡中被妻子唤醒,睡意朦胧中意识到答应今天陪妻儿去爬凤山。简单洗漱后我们骑了摩托车...

  • 秋登凤山

    秋登凤山 金风吹拂松涛动,林峦掩映斗檐拱。 宝铎叮当梵音荡,尘心执念亦拟忘。

  • 登凤山闲吟

    丹枫悄染已知秋 漫步云间恋阁楼 菊蕊嫣嫣穿石径 茗芽嫩嫩缀园畴。

  • 雨登栖凤山

    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个国庆假期,本不打算再出去的,只做两件事:锻炼与读书。在当下,一个教书的如果不读书是常态...

  • 雾中登青山

    树影绰约雾迷蒙, 和风送爽神自清。 细雨袭衣浑不见, 青山自有鸟语声。

  • 登凤山闲吟2

    凭栏吊迹英魂在 落笔临风产圣讴 风岳巍巍千载香 清溪逐浪竞风流

  • 登雨城金凤山

    午休间隙攀金凤, 不务正业实堪羞。 强身健体炼精骨, 只缘平生好云游。 ——素生 己亥初春

  • 傍晚登金凤山小记

    金凤本呈祥,耐何巨石降。 巨石断扶梯,引得游人慌。 静心观察后,不碍主道畅。 登顶俯山下,恍若梦一场。 —...

  • 夏日登凤山(仄韵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夏日登凤山 (仄韵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上帝之火 晨光旖旎气微凉,壮美凤山发静谧。 绿树阴浓遮夏炎,玉阶陡峭升云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雾中登凤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xu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