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菜根谭哲思今日看点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菜根谭》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菜根谭》

作者: 爱文字的小药师 | 来源:发表于2016-11-27 19:22 被阅读338次
《菜根谭》

第二卷:

(十二)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原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译文:

清廉而有容忍的雅量,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不防害细察,刚正而又不至执撒,这种道理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即不过分的甜,海产的鱼虾虽然腌在缸里却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处人做事的美德。

个人见解:

-1-

读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曾经高中课本里学的一个故事,即杨修之死。下面是其中一个小故事。

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

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有人报告给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夏侯惇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于是军营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朝的。

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安稳入睡,因此便用手提起钢斧,绕着军营独自行走。忽然看见夏侯惇营内的士兵都各自在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急忙回营帐中召集夏侯惇问是其原因。惇回答说:“主簿杨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杨修叫去问原因,杨修用鸡肋的含义回答。曹操大怒的说:“你怎么敢乱造谣言,乱我军心!”便叫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究其原因,原来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犯了曹操的大忌。这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在此,我暂且不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往往未必有智慧。他们往往都会有一个缺点,即恃才傲物。总是觉得自己聪明,其实往往都是一些小聪明,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对此更加警惕。

-2-

所谓“枪打出头鸟”,即做人不能太锋芒毕露,这样会招致别人的嫉妒甚至愤恨。我们永远不要将别人的胸怀想得太大,这样做往往会犯大错。就算是身边的熟人,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张扬。

人际关系之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富人,但是我们不会嫉妒他们,反而会崇拜他们,但是当我们身边的人升职加薪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嫉妒他们。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中反思。即我们表现得太过张扬,对自己身边的人会构成一种无形的威胁。当然,如果只是低调,而一点事都不做,显然也是不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要保持中庸的原因。

-3-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中庸呢?

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个人认为,古人之所以能够提出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们在身处的社会中实践,并在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思想,以此来告诫后人。

作为后人来说,我们必须要认可这样的观点。否则,我们不会去践行。只有中庸的思想深植与我们的大脑中,并且不断地实践,我们才能够更懂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才不会是苍白的四个字。只有我们尝到了中庸之道的甜头,我们才更容易相信中庸之道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去理解中庸之道,而且对其不断深化,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中庸之道,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4-

尽管我是中庸之道的追随者,但是我又是中庸之道的怀疑者。一方面,我在践行中庸之道;另一方面,我在观察生活中是否有些问题是中庸之道解决不了的。比如:有些事情是需要追求完美的。现代社会需要一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庸就未必就适用了。不过,我个人的理解是中庸之道主要还是应用在为人处世方面。

因此,我并不主张任何人都要信奉它。在我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种价值选择。所以,我相信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也是我为什么不盲目推崇的原因。当然,你可以不盲从,但也可以实践。我想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这又丰富了中庸之道的内涵。

-5-

结语:

中庸之道并不适用于任何地方,但是适用于很多地方。因此,我们在需要中庸的时候中庸,需要极致的时候极致。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也是我在努力的方向。

——END——

相关文章

  •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菜根谭》

    第二卷: (十二)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原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

  •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解读: 中庸,是刚刚好,不是平庸。 什么是刚刚好? 就是点一多太多,少点一太少, 比如做菜,...

  • 《菜梗谈》83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A gentleman's virtue, his mean) 『原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

  • 君子之德,其道中庸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场修行,那么大致能分为三个阶段:需要,被需要,最后是两者的平衡——即中庸之道。 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

  • 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 《中庸》译文集 三 君子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

  • 【中庸论下】直译及诗评

    原文: 夫君子虽能乐之,而不知中庸,则其道必穷。《记》曰:“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非其信道之不...

  • 《中庸》与《大学》(二)

    七、“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与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首章最后一节点出“中和”,第二章才出现“中庸”...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101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中庸”这个君子就...

  • 变化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中庸之道不是一半一半,不是和稀...

网友评论

  • cIndybAebii:这种智慧不行,学习
  • 凡人生:5年前,刚上大学那会,堂哥给我推荐了几本书,菜根谭,曾国藩家训等,可是都没怎么看过啊。从小的觉悟,这么多年的孔孟之道,在碰到外界的刹那不知怎的就消失了,换来的是躁动,嬉戏,等来的是焦灼,是不甘。
  • 四叶草_广广:水至清则无鱼!
    爱文字的小药师:@四叶草_广广 是的
  • 盖子同学:加油~弘扬国学文化😊😊
    盖子同学:@盖子君 😂😂不要紧张,看得出来,你很喜欢国学,支持你,加油
    爱文字的小药师:@盖子君 谢谢。不过,谈到国学,我就有点紧张了。
  • 默默huangjuan:见仁见智。😉
    爱文字的小药师:@默默与君语 是的
  • 欧阳小川:点赞加油↖(^ω^)↗↖(^ω^)↗↖(^ω^)↗↖(^ω^)↗↖(^ω^)↗↖(^ω^)↗↖(^ω^)↗
    欧阳小川: @爱文字的小药师 不客气
    欧阳小川: @爱文字的小药师 不客气
    爱文字的小药师: @欧阳小川 谢谢你的鼓励

本文标题:君子德行,其道中庸——《菜根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en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