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举人——蒲曾英

少年举人——蒲曾英

作者: 镜古斋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16:31 被阅读0次

蒲曾英,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其籍贯出自四川保宁府巴州县长乐乡青龙坎坳岭岩,即今天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喜神乡大龙村1社坳岭岩老屋里。清朝雍正七年己酉科(即1729年)保宁府巴州举人。少年蒲曾英11岁时,获雍正六年戊申(1728年)头名拔贡,翌年雍正六年12岁(1729年)中举,成为雍正年间巴州地区第一举人,也是雍正在位13年间巴州地区唯一的举人,故蒲曾英在巴中地区素有雍正王朝“巴州开科举人”、“少年举人”之美誉。

图为道光朝《巴州志》选举四国朝头名拔贡截图

图为道光朝《巴州志》选举四国朝头名拔贡截图

图为《巴州志》选举四国朝举人截图:载“蒲曾英雍正乙酉 苟能举乾隆甲子”字样。

保宁府曾英少年中举 壮年英逝是否为官?

道光十三年《巴州志》卷七人物

图为《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之《四川通志》截图,分校官员注有“保宁府巴中举人蒲曾英字样”。

道光十三年《巴州志》卷七 人物篇记载:“蒲曾英以拔贡中雍正己酉科举人,分修《四川通志》。”

雍正一朝所修《四川通志》卷首云:“…是编乃雍正七年廷桂等奉敕重修…”查询史籍乃得知,蒲曾英参与分校订的《四川通志》是雍正七年所敕令编修的,而蒲曾英中举之时为雍正己酉年,即公元1729年,正逢黄廷桂奉敕重修《四川通志》之时,此年为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可见蒲曾英中举之后遂即参加了《四川通志》的分校和编辑工作。从此处记录来看,少年蒲曾英虽非衙门主事,但居省志勘校之职,显然其中举以后是出仕为官的。据史料记载,雍正版《四川通志》于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重修,又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付梓。历时四年便已经完成了雍正版《四川通志》的分校工作。蒲曾英二十七年仕途,用了四年勘校,还有二十三年依然是勘校或编修生涯吗?我们暂时不得而知。因彼时蒲曾英为保宁府巴州举人,或待查阅《保宁府志》之选举志以后许有更新发现。

据前面所载:蒲曾英乃《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之《四川通志》的分校官。那么蒲曾英仕为省志勘校与《四库全书》有何关联呢?《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编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付梓。由乾隆朝大学士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担任总纂官,陆费墀担任总校官,由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等四部组成。《四川通志》编修的时期要先于乾隆主持下编纂的《四库全书》。

图为《四库全书》史部截图

按照古代干支纪年算,《四库全书》正式编纂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3年),当时蒲曾英已经去世17年了。那么,蒲曾英与《四库全书》到底有何关联呢?

据研究发现:蒲曾英参与勘校的《四川通志(雍正版)》后来被收录到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之中,并具体汇编于《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之史部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即蒲曾英参与勘校的《四川通志》后来成为《四库全书》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四库全书》史部重要组成部分《四川通志》蒲曾英参与了勘校编纂。

附录:

蒲曾英生卒仕途履迹考证

一、生卒年考

蒲曾英乃保宁府巴州县长乐乡青龙坎(今四川省平昌县喜神乡大龙村坳岭岩)人,故在《四川通志》“分校”中被记载为“保宁府巴州举人”。另据《巴州志》选举四记载,蒲曾英乃清朝雍正戊申(1728年)头名拔贡,翌年以拔贡中举,为雍正七年己酉(1729年)科举人。

因此,蒲曾英为雍正六年至七年的头名拔贡、举人无疑。

从民间传说到史料记载,举人生平始末见端倪

史料记载,蒲曾英1728年为国朝拔贡,1729年以拔贡头名中举,拔贡至今已足足290年,中举至今也已289年。

故里传说:

两百多年来,聚居于蒲曾英故里(坳岭岩老屋里)的蒲氏族人一直被十里八乡尊称为举人之后(至今如此),也一代传一代的讲述着蒲曾英12岁中举、39岁过世、少年时以墨而食的故事,与史料对比之后,其生卒年龄可谓清晰可辨。

史料:雍正戊申(1728年)拔贡、雍正己酉(1729)中举;传说:12岁中举、39岁去世。综合史料与传说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蒲曾英12岁中举,即1729年中举,蒲曾英1729年12岁,往前推12年,其出生时间应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再由1717年往后推39年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由此可见,蒲曾英应该是生于1717年,卒于1756年;生于康熙五十六年,拔贡中举于雍正六年,仕卒于乾隆二十一年,生平39年正好历经了康乾盛世。

(坳里岩·蒲曾英第七代堂世孙蒲桂林)

二、仕途履迹

据《四库全书》史部·《四川通志》之《四川通志修志姓氏》记载,蒲曾英乃《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之四川通志分校官。

相关文章

  • 少年举人——蒲曾英

    蒲曾英,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其籍贯出自四川保宁府巴州县长乐乡青龙坎坳岭岩,...

  • 文魁举人——蒲敏

    蒲浩然(生于道光十三年,卒于光绪二十年,即1833—1895),字敏,号树堂,清川北道保宁府巴州县长乐乡一甲(...

  • 同桌的你

    蒲小英:又见面了,风先生。 风骑士:久违了,蒲小英。 蒲小英:我们坐同桌吧,风先生。 风骑士:答应你,蒲小英。 蒲...

  • 你我都是神

    蒲小英:风先生,历史老师说,元谋人是我们的祖先,难倒我们真是猴进化而来的? 风骑士:我不那么认为,蒲小英。 蒲小英...

  • 相约在秋季

    蒲小英:风先生,能陪再我走一程吗? 风骑士:对不起,蒲小英,下个路口我要左转。 蒲小英:我们还会见面吗? 风骑士:...

  • 蒲英忧伤

    曲折的夕阳 躲在没风的地方 看云绛 沙沙飘渺 蒲英漾漾 不知去向 像我们没爱过一样 不必 问谁来收场

  • 蒲英寄语

    无论时光如何变化 让真诚永远, 无论时事如何改变 让善良永远, 无论是眼前还是天边 让美好永远, 无论感情是深是浅...

  • 【龙台艺文】蒲敏散遗诗文

    蒲家山壬午科举人蒲敏虽中但未正式入宦海,他所留下的诗和文章未集而刊,多为题诗,散落各地。虽然数量少,但其抒...

  • 如风,如水

    蒲小英:风先生,我应该怎么培养自己? 风骑士:心存希望,以德报怨,虚怀如谷,顺其自然,如风,如水。 蒲小英:这样做...

  • 蒲苇 & 杜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举人——蒲曾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sv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