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来说,每个季节都有不愿错过的美食,看到单位旁的农田里蚕豆枝干上挂着的饱满的蚕豆,忍不住想要摘一些回去煮了吃。
老家种蚕豆,都是跟棉花或者甜菜套种的,作为配角出现,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能丰富餐桌。如今在临洮,第一次见大面积的种植蚕豆,豆秧长的高大粗壮不说,豆瓣也长的粒大而饱满,原来蚕豆也可以自己当主角,而且一点也不逊色,以前的我算是孤陋寡闻了。
自小便喜欢吃蚕豆,蚕豆的吃法很多,油炸的、干炒的、吃的最多的还是煮的,当然这仅是我知道的,也许还有无数种吃法,只是我不知道罢了。自家做的只有煮的和炒的,蚕豆成熟而未长老的时候摘了回去,洗干净扔锅里煮。在以前零食匮乏的年代,煮熟的蚕豆被当做零食吃,但我却能吃一大盆,我把蚕豆当主餐吃。油炸蚕豆只能在赶集或者进城的时候买到,口袋里没钱,每次只能买一点点,尝个味过个瘾而已。在有油炸食品不利健康的意识之前,我对油炸蚕豆的痴迷近乎疯狂,不过如今,在美味和健康的权衡之下,会偶尔吃一点点,绝不会吃多。
老家跟棉花或者甜菜套种的蚕豆,每到收货季节,跟着爸爸妈妈下地收割,这可是个费力气的活。跟棉花或者甜菜套种在一起,空间狭小,无法用镰刀割,也无法用铁锹铲,只能徒手拔。要先给地里浇水,等水快干的时候,一株一株的往掉拔。尽管戴着手套,可一趟拔完,手掌已经疼得不敢抓东西。用爸妈的话说,我干农活少,手比较嫩,干多了手掌的皮磨厚了就好了。如今有些年头没干农活了,可想起把蚕豆,心里还是有些恐惧。
种庄稼的时候,如果能套种点蚕豆,爸爸妈妈都会种一些。最初只当是爸爸妈妈不愿浪费土地,后来聊天,听爸爸妈妈说套种了豆子的庄稼,长的会更加旺盛。再后来才知道,豆类植物的根部一般都有一种瘤状物结构,里面有根瘤菌,它们提供豆类植物所需的氮,是豆类植物正常生长的天然氮肥仓库,大概他们也会给它周边的农作物提供氮肥呢。
有那么一两年,蚕豆价格比较高,套种的蚕豆除了够自家吃之外,还能卖掉换钱,那几年村里套种蚕豆的人多了,却也没有大面积种植。心中也有过疑惑,难道蚕豆非的跟其他农作物套种吗?如今在临洮见有大面积种植蚕豆的,打电话问爸爸妈妈,才解了心中的疑惑。原来位于西北戈壁的老家,常年刮风,蚕豆若是单独种了,会被大风挂到,成了老鼠的粮仓。只有跟其他农作物套种在一起,被其他农作物搀扶着才能不被风吹倒。原来蚕豆也跟人一样,要找准自己的平台才能大显身手。
单位旁边的村子,农田里的蚕豆长势喜人,颗粒饱满,已经到了可以煮着吃的时候。临洮的人们是否不煮着吃蚕豆,街上也未见有卖蚕豆的。若是在老家,蚕豆到了能煮着吃的时节,街上会有好多村里人摘了卖。也许,一个地方一种吃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