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为了服装店和这个家,忙里忙外,一刻也不得闲,还要琢磨着如何做好生意。每天忙完了还得学习如何开好服装店,这伤透了她的脑筋。
张强知道小琴的辛苦付出和不断努力,为了这个家小琴操碎了心,每天都是高强度地工作,导致晚上也睡得不踏实,第二天白天精神不济,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此,只要他的单位一下班就去服装店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小琴的烦恼和压力。
他们家已形成了这样的家规:彼此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小两口料理服装店,张强爸负责接送乐乐,教导乐乐;晚上一家人共进晚餐,闲聊一会。
只是小琴服装店这边是状况不断,要不就是选错货,要不只随自己的意愿,不顾顾客的喜好,导致滞销;有时是随大流,看到街头流行款式就大量进入,造成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绝大多数服装店会有“暴款”之说,即某一款或几款服装卖得特别多,店主在进货时挑选暴款,实际上这不是一件好事,有“暴款”就有与之对应的“滞销款”,这还是许多人开服装店赚到的钱,都贴在一堆货底中的主要原因。这种问题的正确处理办法是,店员要学会真正卖衣服,让店里所有的货品都能找到适合的客户。
然而,小琴拼尽洪荒之力也无法做到。
与顾客沟通不好是常有的事,小琴只会一根肠子通到底,不会变通,经常与客户发生争执,需要店里其他服务员过来救火,才免遭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努。
一天有一中年女士进店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想买一条长裙子,去参加姐姐儿子的婚礼。作为孩子的姨母,穿得稍微得体一点也是有必要的。
进店之后,随意左看看右摸摸,感觉眼花撩乱,实在是无法做出选择,寻求帮助,恰好被小琴看到了。小琴热情接待,帮她挑选。
这位女士,50岁左右,挑选了一条浅绿色的。小琴走过去,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你好,我觉得这个颜色不太适合您,您肤色暗沉,而且还有点胖,这是女孩子穿的,您穿不……”
女士的脸渐渐变绿了,还没等小琴说完,把那件衣服往地上一扔,怒吼道:“我不买这衣服了!是的,我皮肤不好,又老又胖。我有这些缺点怎么啦!碍着你什么事啦!用不着你这儿强调!我想问你,你们这儿有几件衣服是老年人穿的!”
女士越说越气,伴随着手在发抖,脸在颤抖,差点气晕了。
店里的员工芳儿听见争吵,知道又有麻烦了,赶紧跑过来。一边把小琴拉到一边,一边吩咐别的店员赶紧去倒杯水,递给女士,不停地说着“对不起”。芳儿扶着女士坐到了凳子上,解释道:“女士,实在是抱歉,她是刚来这店里没多久,不太会说话。您要是愿意,我为您挑选,如何?”
女士喘着粗气,喝了点水,手撑着,没好气地说:“等会吧!”
那位女士喝了水,歇够了,站起身,一本正经地说:“我不买了,至少我以后再也不会来你们这儿了!”
说罢,这位女士头也不回地去了离小琴家服装店不到100米的另一家服装店。
小琴很气馁,沮丧地来到了公公的办公室,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里,先是默默地流泪。越想越觉得自己太笨,这件事都干不了。接手以来,大错小错不断,有的是无伤大雅,有的则是影响到服装店的生意和名誉。
已有半年多了,小琴在服装店的学习毫无进展,她该如何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