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约拿书第一章(1:1-17)体会:神为了拯救恶贯满盈的尼尼微城,兴起先知约拿去完成使命。但是约拿逃避使命,遭到神的管教,最终海中遭遇风暴而被抛入大海。一方面我们可以体会到神对世人的爱,神希望尼尼微人能够离恶从善,归向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感知人的悖逆,很多时候都顺从自己的心意,而与神的旨意背道而行。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神的管教,出于爱才会有管教。当约拿没有担负起神的托付,神就兴起环境来管教他,使他不得不转回正道。我们都是神的儿女,有责任也有使命去作忠心的仆人,作顺命的儿女,作合用的器皿。
读约拿书第二章(2:1-10)体会:如果说第一章的中心词是逃避与管教,那么第二章的中心词就是祈祷与感恩。当约拿陷于极大的苦难中,神叫他从背叛神旨意的罪中回转过来,向神发出忏悔的祷告。(2:1-7)继而,约拿向神发出感恩的赞美,因为他在神的刑罚和管教中看见神的恩典和慈爱。约拿在鱼腹中如同经历死亡的痛苦,患难越大,就越能成为看见神更大恩典的机会。(2:8-9)最后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约拿得救了。(2:10)当约拿省察到自己的悖逆和犯罪,才带出困境和痛苦;当约拿愿意回转,神必施恩拯救。个人深感:在远离神的经历中更可见亲近神的可贵,才能更主动和自觉地向神祷告、亲近神。
读约拿书第三章(三1~10)体会: 第三章重点叙述神第二次差派约拿往尼尼微去传讲悔改的信息。约拿的宣告(三1~4)--尽管约拿开始违背神的旨意,神仍旧给约拿第二次事奉的机会,这是神对人的爱和忍耐。尼尼微人的悔改(三5~9)--尼尼微的悔改是彻底的,由上至下,上至君王下到牲畜;也是有行动的,就是禁食的痛悔,体现出他们悔改的积极一面。神的赦免(三10)--两次提到神的“后悔”,这并非表示神的改变,神待人的原则永远是赏善罚恶,只是当人改变恶行时,神必会回心转意,由罚变赏,这样做才是真正的不变。默想:当我们认罪悔改时,是否有真实的信心、有积极的行动、有极大的盼望的呢?
读约拿书第四章(四1~11)体会:约拿书第三章讲述了约拿的传道,尼尼微城的悔改和神的赦免,似乎一切都向美好的一面发展。但是进入到约拿书第四章,好像又峰回路转,约拿发怒而受到神的责备。约拿发怒(四1~5)--因为约拿的顽梗和自我,叫他不能容忍尼尼微人的悔改和神对他们的宽容。他的发怒是因神没有照他所预言和宣告的叫大城毁灭,可见人的偏见使人不能明白神的心意。神的训责(四6~11)--神安排蓖麻,使它迅速长大,迅速死亡,叫约拿明白,他既爱惜为人遮荫的蓖麻,神又怎会不爱尼尼微城中众多的居民呢!神爱的是全人类。默想:我是否有广阔的心怀,不会因为自己的偏见而认定某些人将永得不到神的眷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