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过年情节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5-02-08 06:00 被阅读0次

过年就上班簇来说,其实是打破生活常态的忙碌,虽说也很累很辛苦,但充其量是较平日生活更紧凑和工作量大一些,但对于父母来说,那可不是一般意义的仪式感,是一种从旧时传承沿袭来的传统节日,又因为他们年龄和体力的缘故,耗时更长,持续的更久,前前后后,我觉得有二月,腊月一整月是备年,正月一整月是迎来送往接待招待亲戚,这样一划拉,就想写写这一辈人过年的情形。

早在腊月始,母亲就开始本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理念开始理家了,她早先是急性子,干活不一定细致,但铁定是雷厉风行的那种,速战速决,而且是要干活干到披星戴月,不干爬下绝不罢休的地步,但现在不行了,精力体力都不允许,行动力也明显下降,所以现在是那种区块链的模式,每天最多干一点点,或者整理一个小区域,然后逐步的外延,这种干法效率不算高,但其实最适合他们也最科学,不累还可以当作锻炼身体。

说起来很惭愧,写到这儿时要反省一下,自己在帮母亲干活这件事上,确实做的不到位,今年是小妹帮忙干的活,小妹也还有工作要做,所以也是每天一点干,但胜在年轻,精力旺盛一些,因此相对效率更高,母亲讲她和我爸就是每天跟着也累得够呛。

至于采买,购置,孩子们是孩子们的,老人们是老人们的,这个没什么可探究的。

就这样,到年三十贴上对联的那刻,拾掇整理终于画上句号,也长出一口气,终于等到过年了,收拾告一段落了,但紧张忙碌的氛围仍在继续着,这就到了正月招呼客人们的阶段了。

老两口一个七十多,一个八十多,算高寿的老人们了,家族又大,叔伯,两姨,姑舅几大族的亲戚,还有走得近的邻里乡亲,以前的同事,免不了逢年过节走动一下,每到这个时候,父母就很高兴,一方面是享受被人敬重的感觉,再一方面就是年纪大了,总想见见故人。

还有拎东西来是一个环节,城里的有事的,转一圈就走了,村里的亲戚还保留着纯朴的习惯,走亲戚管饭,这时母亲就张罗着做饭了,平时老两口简单惯了,基本就是水煮,杂粮饭烩一下,要招待客人还是有点难度,就这每次都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她有她的一套待客法则,也根据与她的亲近程度,席面也是将孩子们过年拿回来的食材,分门别类,分了等次,然后就在一顿忙乱完成了她的使命。

那天打电话说,累坏了,这个姑那个姐都来给拜年了,临到中午两姨哥哥两口子上去,又一起帮衬着吃了饭,送走他们,母亲说她就想腰贴了床,什么也不做躺着呢。

孩子说,姥姥干吗那么累,去饭店吃就行了。

这也便捷,但肯定行不通,一个是老两口嫌花钱了,再一就是在家待客显得更有仪式感。

这样想来,父母的这个年过得满当当的,累是累,但有一种情节融在其中,也值得传下去。

相关文章

  • 过年的情节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只有过了农历的春节,这一年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这也算是一种仪式感。 尽管过年的方式总是一承不变...

  • 过年的情节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归去我便没了靠山。 现在越来越怕过年过节,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情感煎熬。家家都...

  • 过年期间的游戏情节

    2019-02-06 大年初二 晴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很想玩游戏,应该是大学时期养成的习惯。那时候家里电脑配置不行...

  • 开开心心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喽!回家过年喽! 都说“小孩盼过年,父母怕过年”,而如今却成了“父母比小孩更盼望过年”,其实父母盼望的不是...

  • 平衡父母的未了情节

    如果说人生中夫妻关系排第一,那亲子关系就处于第二的位置,无论是我们与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与我们的子女,这种关系...

  • 父母的过年情结

    我的父母是六零后,非常朴实又传统的农民。每年过年最辛苦的是他们,无论怎样建言,都无济于事,过年该有的还是要有,一样...

  • 回家是过年永恒的主题

    每年过年我都想回老家看望父母,和父母团聚过年。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回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我们过年时最高...

  • 过年

    有父母在,享受过年的感觉。父母不在了,给孩子营造过年的气氛。

  • 回家过年,成了中国人的情节!

    回家过年,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因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资源配置不均衡等诸多原因,导致中国人口自西向东,自...

  • 李克富|与父母一起过年

    李克富 | 与父母一起过年 虽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年”,但今年父母到我家过年,和既往我回老家过年,还是非常不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过年情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mg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