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冰山日记”如何带来自我接纳——《萨提亚深层沟通力》02

“冰山日记”如何带来自我接纳——《萨提亚深层沟通力》02

作者: Rebecca霏 | 来源:发表于2024-01-27 11:07 被阅读0次

上一篇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冰山模型”,怎样写“冰山日记”,可模板总是抽象的。这里,我将分享两篇冰山日记——一篇是严格按照模板来写,你可以从中看到个人的思绪是如何穿越事件的负面影响,走向觉察与新生;另一篇则是用“语音输入”的方式,迅速的记录下事情发生当下对自我的觉察。

【01 冰山模板日记】

【事件】

昨晚孩子10点半仍不睡觉,我9点半开始睡,本已睡熟被孩子吵醒

【应对姿态】

打岔,我打了孩子,孩子伤心的大哭

【身体感觉】烦躁

【感受】生气,怒火中烧,害怕

【感受的感受】对打孩子又感觉愧疚

【观念】

孩子怎么就不睡呢?

我醒了就算了,怎么不能接着睡呢?

又睡的晚了,明天起不来,对身体不好

我怎么能打孩子呢?

【期待】

我赶紧睡着,孩子也快点睡。我们都早睡早起,身体健康

【渴望】

我对自己和孩子的爱

我是个好母亲,我是有价值的

【自我】

我很没用

【我欣赏自己的地方】

我用本可以看书的时间来写日记,我觉察到只看书不实践对我并没有什么作用

【我的觉察】

我意识到,我想健康的活着,并且希望控制孩子的行为让他也健康的活着。

在此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对爱的渴望。我之所以想健康,是因为我爱自己,我珍惜我这条生命。我之所以想让孩子早点睡,正是我对他的爱,所以我产生了早睡的期待,而用惯性指责的方式和“要好好睡觉”的观点来表达我的爱。

昨日,或者说近期我对孩子的种种控制其实是我在用我认为好的方式给孩子爱,但这种方式也许并未联接他的渴望,也剥夺了他的自由。

【我新的选择和决定】

1、向孩子道歉:妈妈很爱你,所以希望你有一个好的身体,不想让你生病。限制你吃零食、让你早点睡觉,都是妈妈表达爱你的方式,但是在表达时,妈妈却说出了指责你的话,表现方式是烦躁、愤怒,让你产生了“我不好”的感觉,妈妈很抱歉。

2、尝试联接渴望:问问孩子,你想干什么?妈妈想和你聊聊天,妈妈想和你说说话,妈妈很关心你、你很值得被爱。

3、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你真的很想吃有添加剂的零食吗?那我们可以一周选择吃一种,你是自由的,可以自主的做选择。


从这篇冰山日记里,可以看出我对各个概念的理解还十分粗糙,但它并不妨碍我与自己的感受、渴望产生联结,并不妨碍我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新的突破口。那么,我们一定要做到【我新的选择和决定】吗?我认为不一定。因为写冰山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看见自己、与自己产生联结,这个联结就是接纳自己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哦,原来我生气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呀!”,这样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真实的渴望被看见了,自我接纳便自然产生,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02 口述冰山日记】

今天我想写一篇不太一样的冰山日记。

书中说:孩子在渴望和自我层次认为自己不被接纳、没有价值,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这样被对待的。

我开始反思昨日和孩子讲故事书。

我不喜欢孩子看电视,如果孩子愿意看书,我会觉得很开心。可是,昨天我在和孩子讲漫画版《西游记》,最开始孩子兴高采烈,指着漫画问,我总打断他,后来他不说话,安静的听我讲,但还是很开心妈妈能给他讲故事。可是,我的应对却是总问他可不可以不讲了。我想我是有私心,我希望孩子能自己看,其实这就是缺乏和孩子沟通、亲近的意愿,我想孩子也感觉得到。

这件事情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也许在他的渴望和自我层次会认为:我是不值得,妈妈不愿意陪伴我,因为我不够好,不值得,没有价值;不管我做什么,我都不被接纳。

写下这些文字的这一刻,我没有以往会出现的愧疚,反而我为自己会有这样的反思高兴,这是属于我的冰山,我的期待:想休息、想有自己的独立时光,对应渴望:我值得被爱、被呵护,我渴望自由。这些渴望在昨天不得不讲故事时没有被意识到,因为我不希望孩子看电视,所以我逼迫自己给他讲故事,因此这段陪伴也演变成了假性陪伴。换句话说,我没有照顾好自己,所以对孩子的关注反而让孩子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不好的体验感。

我又想起,有一天晚上,睡前给孩子讲了半小时故事书,这是本孩子可以与书上人物互动的书,中间因为我的投入,有一部分我发出搞怪的声音,孩子笑的特别天真无邪。那天,我们母子觉得很亲近。

目前,我还不知如何去帮助孩子联接他的渴望,但我看见了自己的进步、努力,更加可以接纳自己的不足。这是真实的存在,我是个有缺点的人,必然也是不完美的母亲,我的孩子也一定有自己人生的缺憾。

没关系,走的慢一点,但我们仍在坚持往前努力。孩子,以后妈妈会尽量安顿好自己,在自己能量充足时,再来靠近你、陪伴你,给你温暖与爱。


这是一篇口述记录后又进行了修改的非模板化冰山日记,其实还有直接口述未改的,但因涉及隐私又实在写的太烂,所以不敢公之于众。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写“冰山日记”不是为了写的多么好,或者是写给他人看,而是为了看见自己、与自己的渴望联结,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爱、接纳、拥抱,让自己更有力量,这份力量会带给我们充盈的幸福感。

正如萨提亚女士在她的另一本著作中所说:“要记住,你要进入水中才能学会游泳。”

如果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看到这里,了解了什么是冰山模型、怎样写冰山日记,如果不亲自体验一下,真的太可惜了。要知道:“了解是改变的开始,体验使改变发生“,如果你困惑、愤怒、恐惧、想落泪,这些都是值得写”冰山日记“的契机,可以试着勇敢一点,看看那些触动我们都话语/行为/事件,隐藏于后的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

3

相关文章

  • 如实描述活出真实的自己

    个人冰山,冰山之上是行为,冰山之下是深层的需求。有应对的模式,感受,观点,期待,核心也是自我。 萨提亚应对姿态 讨...

  • 活到老,学到老——记听周老师“萨提亚冰山理论”有感

    听了周老师的课才了解了萨提亚冰山理论。萨提亚冰山理论是由世界闻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女士提出来的。萨提亚冰山...

  • 2019-01-15

    萨提亚冰山的应用 萨提亚冰山理论,有点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是一个隐喻,指...

  • 冰山原理

    冰山原理是萨提亚提出的一个概念,萨提亚女士将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

  • 萨提亚理论学习记录

    ྃྃ 听课总结|萨提亚冰山理论 最早接触萨提亚冰山理论是在NLP的课堂 是美国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

  • 【王老师每日家庭教育分享】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可以让我们透过孩子的外在行为透视他内外的心理过程,并达成很深的共情,促进关系的深层连接。 萨提亚...

  • 听樊登讲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萨提亚。 再次遇见萨提亚。 再次遇见不同的交流模式。 萨提亚。 冰山。 自尊自爱。 有独立的空间。 爱自己。 彼此...

  • 听樊登讲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萨提亚。 再次遇见萨提亚。 再次遇见不同的交流模式。 萨提亚。 冰山。 自尊自爱。 有独立的空间。 爱自己。 彼此...

  • 将自己抛在成为being可能的路上,觉察重塑

    觉察日记的底层逻辑,源于萨提亚冰山模型。 由表及里的呈现: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生命力 由内而外的呈现...

  • Being比Doing更重要——活出有影响力的生命

    不明觉厉、神往萨提亚冰山模型已久,欣然走进五维底层逻辑衍生课,骆霞老师主导的《萨提亚模式工作坊——认识自我》。 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冰山日记”如何带来自我接纳——《萨提亚深层沟通力》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ub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