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开眼界,就是让你看到更好的、对标到更高的标准。
在看山姆.沃尔顿的自传,看到他早年创业初期,把促销运用得得心应手,用一款产品的低价来促销引客,每一次都会被哄抢而空。在看了他一次又一次在外人眼中疯狂的促销案例之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也对“促销”开始重新思考与定义。
在上学期间,课堂上老师都会讲营销理论上的“4p”,其中之一就是“促销”。当时无感,还延续着高中生活中的“课本学习至上”的思维,对一些实践活动还嗤之以鼻,看着那些跑前跑后发传单、卖电话卡的同学们,总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现在回头看,那些很早就展露商业敏锐度的同学们,才是佼佼者,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收益,而商业实践活动很快就能获得收益,虽然是小小的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会历练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当走出校园之后,融入更大的商业平台之后,就能够迅速地成长,快速地崭露头角。
在学校时,“我以后不做销售”的念头时不时地会闪现出来,因此,无论是在营销理论的学习上,还是课外销售实践活动中,都没有倾尽全力去投入与研究。但是,当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虽然没有做自己定义的销售人员--把产品直接卖给顾客,但是都是和销售相关的工作,而时时处处又离不开销售的思维。
几年前,团队运作一个销售项目,每天都面临销售任务,那个数字让每一天都倍感沉重,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工作的热情,为了完成任务,领导总是要求一次又一次地做低价促销。当时,内心十分抗拒,认为“促销”=掉价,一款好产品,如果经常低价促销,会让它本身的价值也被低估,好产品应当价格维稳。但是,处于任务的压力,还是会去执行。不愿意还要去被迫执行,这种内外的不调和带来的纠结与痛苦,会把对工作的热情也消磨掉。
如今,再一次重新去思考促销,又有了新的理解,于是想去用实践验证一下。立即,筛选出两款产品,进行促销。首先第一款,放了20个来看看效率,没成想到,几分钟,就清光了。受第一次的教训,第二款放了35个库存,结果又迅速被秒光了。效果出奇地好。这也验证了山姆.沃尔顿先生的促销策略在商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个环节做得出色,就能做出做出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
开眼角,就是你去看到更好的,去模仿,去实践,去修正,去在追寻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打开思维,去勇敢地迎接新生的人或物,去感受其给自己的触动与眼界扩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