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印象
临近中午,支部通知,要去天祝松山镇扶贫点,走访帮扶户。下午1时,一辆车,3个人,准时出发。这天立秋,昨夜的雨到现在也没停,一路欢哥,伴我们来到帮扶户所在的松山镇移民新村。
帮扶印象
这是一个四周被群山环抱的地方。起初的天空,布满乌云,有些凝重。渐渐的像是蓝天冲破乌云的封锁,撕开一块,由东到西、由下向上的慢慢移动。一路走,一路撕,一路澄澈,一路白云拉丝一样在天空扯起一片丝状的云,轻盈的跳动。起伏的群山在雨中披上了一层绿装,格外鲜嫩。有深绿,有浅绿,有浅黄,在蜿蜒的山坡上,阳光拂过,又变幻着不同的颜色,又给满山抹上了深浅不同、浓淡不一的色调。就像一支画笔,在天空和满山随意的涂抹,呈现出人意料的唯美画卷。
帮扶印象
移民新村便在这画卷里。远远望去,原野的颜色似有意与群山的绿色协调呼应,主色绿,间或黄,很写意的一拼,便有了最美的图案。缓缓吹来的风,又在绿野上轻浮的抚摸。摸过的一会浅绿,一会深绿,一会碧绿,一会又墨绿,像是浅浅的碧波在不断荡漾。而后不甘寂寞的油菜花,从满绿的原野中突兀的跳出,用一块一块的金黄将满绿重新装扮,让这个新村摇曳出爱怜的醉姿,婉约迷人。
帮扶印象
那绿波中的一块块红、一块块灰,便是我们要去的移民点。住在这样的风景里,就像是住在画里,若得一位美女科长不由感叹:
“真美!”
帮扶印象
我们先来到一个叫德吉新村的地方。德吉,在藏语里是平安幸福的意思。德吉新村是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3号移民安置点。这个点已安置了9个乡镇51个村的近4千名高深山区农牧民。按照大、中、小三种户型统一规划了住房,还有村医室、幼儿园、学校,生活条件比山里好多了。
帮扶印象
这里我们走访的是天祝大红沟乡东圈弯村移民下来的1户帮扶户。这家男主人不在,女主人和两个孙子在家,了解情况后,取走了她家原来的帮扶资料,到村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料弄好后专门送了回来,临走科长还给她家两个孙子发了福钱,孩子特别高兴。
帮扶印象
随后我们来到一个叫秀杰新村的移民村。这里和德吉新村一样的,很干净,路口还有交通劝导员穿着标志服认真工作,偶尔路上见有交通劝导字样的车辆驶过,看样子村上对交通安全比较重视。在一户还未住人的移民屋内,我们和另两家帮扶户进行了交谈,按照帮扶户资料清单目录补充完善相关的资料,完成着任务。
帮扶印象
这是一项很仔细的工作。整套资料包括脱贫退出年度信息采集表等24种资料,需要和村委会、驻村帮扶队、帮扶户主人仔细询问,一一核对,许多的历史数据尽管早先已填过,但后来又有变化,需要重新核实。完成后的资料装订后,放进统一制作的手提包里,亲手交到帮扶户手里,工作才结束。
帮扶印象
帮扶,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从牧民到农民,不仅是身份的置换,更是生存能力的挑战,在这个人身重要的节点,需要耐心的准备。尽管问询获知今年的藜麦歉收,但我想也是另一种收获;尽管有的还未分地,但总有党和政府相伴。相信不久的将来,每人每年不到4000元的脱贫标准,会随着自己的努力变好,会在这如画的移民新村里有更加像画一样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