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的是什么?是自己忽悠自己,这就叫爱折腾。
创新和折腾,是两码事。创新,微创新,小步快走,在之前的基础上按规律、按关联性尝试重新组合牌;而折腾,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明确的方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组合牌,举个例子,打掼蛋,来了一个红桃会儿;你是组炸弹,尤其是同花顺,还是四个一样的炸弹,或是有太多闲牌,去把闲牌连起来。这就考验不同人的思维认知,以及牌局过程中的灵活性。
职场中,有心人通过加班可不是为了干活,而是为了方便自己掌握大量的一手信息,他深谙信息高地是王道的准则。
当你往深钻,你钻不下去的时候,你要学会往广钻,往周围钻,那是你的活路。
因为越多的交叉点,就会有越多的一首信息,甚至是独属于你的信息;也类似于这几年比较火的一个词“跨界”,往往打败原行业的是跨界而来的,就像苹果、小米都不是做手机出身的,如今都做到了世界前列。
我们很多人不理解信息的价值,要不怎么说普鲁士教育,普鲁士工人呢。他们的思维是僵化的,习惯了听老板安排,领导告诉他一,他就只知道做个一,老板踢他屁股一脚,他动一下。
那你要么被利用,要么怎么样?要么被机器人取代,你就不可能有好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讲交叉地带,因为交叉地带,才会长出仙人掌的新刺。
1、打铁还需自身硬;
2、在铁元素里加入其他元素变成新型材料;
3、可变化的越多发展就越好。
大疆汪滔的大学的导师李泽湘在学校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新工科”教育模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一个项目的实验;通过了解产业链、互相合作互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李泽湘说:乔布斯、汪滔、马斯克这些人的诞生,源于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我们探索新工科的教育,采用的创新模式也不一样。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发现问题、再整合各种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们崇尚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最终,因为用力过猛,反倒起了负作用。
瞎折腾才会没正反馈,大概是朝着春秋大梦在用力。
有些事只能想不能做,有些话只能听不能信。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连孔子都被忽悠过,所以被骗不稀奇,主要是不要自己忽悠自己,要有所成长。
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能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上一步步变好的过程?
人要折腾,不能躺平,但更要创新,没人可以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就连我们整个民族都不行,要不然会再一次被人打破国门。
中华民族创造的人类文明举世瞩目,但惨痛的历史教训也历历在目。
所以,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必须做到专业,然后再寻找不同的信息和不同领域的交叉点,最后组合、跨界、创新。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