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玛尼”还是“骂你”
一天,学校要求收暑假作业钱,同学跑过来很严肃的说对我说,“money”,天生反应太“快”,愣了好半天神,便说“骂我?谁在骂我”,同学笑了,搓了搓手向我示意,然后不紧不慢的说,“m-o-n-e-y,money,钱,are you 明白?”,“yes”。
2、“馍馍”
艳阳高照的一天,一同学在语老的课堂上昏昏欲睡,语老看着他“销魂妩媚”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说“最近我有些春花泛滥,因为老有人在课堂上向我暗送秋波,我都不好意思不接受,你说对不对呀!小卢”,顿时,全班哄堂大笑,卢同学立马站起,用地道的岷县方言说“莫”,语老一听,还敢在课堂上用方言,便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说“还馍(没的意思),那是馍馍还是包子呢?”。
3、“对,牙疼”
大病没有,小灾不断,近几日,不知为何导致口腔溃疡,起了一嘴小泡,所以跟古人学起了“笑不露齿”。每每听闻笑话,不敢大笑,便赶紧捂起嘴巴,不是淑女气息,是嘴疼难奈呀!(感觉这句话十分不雅,还请多多谅解解),一同学见状,竟然亲切的询问我是否“牙疼”?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呐,我都不知该怎样回答,只好点头默认,并捎带说了句“对,牙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