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勇//1.24大寒五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
- 周勇//1.28大寒九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
- 周勇//2.1大寒十三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
- 周勇//3.23春分四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
- 周勇//4.14清明十一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
- 周勇//3.15惊蛰十一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
- 周勇//2.28雨水十一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
- 周勇//4.10清明七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
- 周勇//4.5清明二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渔
- 周勇//3.6惊蛰二日//七言绝句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一学就会的渔

题记:渔洋就是王渔洋,即清初名士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其渔洋绝句十二法,简便易学,深为初学者喜爱。从今天开始,我将以精选的渔洋先生的三首诗作以及我的一首咏梅习作为例一一介绍其七言绝句创作之法。今介绍方法之一,以飨好学之人。

【注】前七法以第三句为主。
【法一】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例一】
七绝·高邮雨泊
文/王渔洋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例二】
七绝·访纪伯紫隐居
文/王渔洋
闲踏春泥著屐来,烟波百曲孝侯台。
柴门径僻少人迹,门外野棠花乱开。
【例三】
七绝·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
文/王渔洋
宫柳烟含六代愁,丝丝畏见冶城秋。
无情画里逢摇落,一夜西风满石头。

【我的习作】
七绝·赏曲江梅花
文/周勇
江畔香来依雪偎,南湖寄送画船回。
家乡寒远少花信,遥赠亲人一剪梅。
2021.01.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