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意来上海看展。
第一站,上海大学博物馆。主题:青铜之光——三星堆和罗丹。三星堆是古蜀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殷商时期,罗丹是十九世纪法国的雕塑家,他们之间有什么共通性呢?策展者实在是够用心了,策划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星堆文明将信仰与度诚融入品类咳备、内涵深邃而风格特异的青铜器,谱写下古蜀历史最为雄浑壮美的诗篇,成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创新创造的典型范例而列人世界考古学史册。奥古斯都·罗丹将性格与情感特征注人雕塑,使这种造型艺术拥有了动人的灵魂,逐渐从古典唯美的神走向了人的世界。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魅力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引发着观者的深切思考,也开启了现代雕塑的全新时代。
第二站:田子坊和万国建筑群。这是建筑艺术。
田子坊不仅拥有典型的石库门和新式里弄建筑,还有20世纪工业厂房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挖掘了旧厂房、旧民宅中的人文历史价值,既保留了具有原建筑美学特征的砖石墙体、屋梁结构,又将现代材质的设施,设备通过艺术手段融合其中。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经典与流行在田子坊的交融,构成上海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万国建筑群,矗立在黄浦江边,历经百年风云,如今这些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和周边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
第三站:浦东美术馆。
B1展示的徐冰的引力剧场,说实话,不太看得懂,看了介绍是这样表述的:
徐冰通过这个作品探讨了语言作为我们描述世界的媒介,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他认为,人类的思维受到各种语言的塑造,因此带有特定的盲点。
一层和三层是曾梵志作品展,展示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给我的感觉,他的作品渐渐由具象到抽象,把东西方元素相结合,最终还是落脚于中国文化。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抽象的艺术,有种迷离、神秘的感觉,不再以人为中心,物我可以转化……
二楼是卡拉瓦乔和巴洛克风作品展。西方这个时期的绘画,几乎都是宗教题材,必须具备一定的西方宗教、神话等等知识才能仔细的欣赏。对于我来说,看几幅就够了,看多了,实在吸收不了。
三个地方走下来,身体很累,精神丰足,值了。明天继续,闵行博物馆的“相遇海昏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