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村子,像是夜幕降临前人们最后能抓住的光亮。村口的大榕树下坐着乘凉的老人,说着些无聊琐事。一个身影从山坡上走下来,隐约有些蹒跚的步伐在夕阳下拉的很长,这不禁勾起了人们新的话题。
“看,那不是赵自信吗。”
“唉,多好的孩子啊,可却是个跛脚。”
“老赵也是个好人呐,只可惜……”
赵自信不叫赵自信,原名叫赵海,母亲生下他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因为天生是跛脚,顺带着整个腿部的关节都有些奇怪,不免被村里人嘲笑。见到生人说话都不利索,更别提别的了。赵海上小学的时候,一次老师上课提问的问题就是回答自己最需要什么,赵海第一个站起来说了一句:“我需要一双正常的脚!”声音很洪亮,老师甚至都觉得墙顶的灰落在了自己头上。
“你怎么这么不自信呀,要不叫你赵不自信吧,别叫赵海了。”一位同学说
“诶?‘找’谐音‘找’,找自信,赵自信,哈哈。”
话音刚落就引发哄堂大笑,老师的制止也没有用,最后这件事以赵海红着眼眶跑出教室落幕,而赵自信这个名字却传开了。
回到了家里的赵海,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灶台,上面放着盛好的饭,然而却不见父亲的身影,他叹了口气,端着饭坐在门坎上吃了起来。晚风吹过田野,吹起他的衣角,却带不走他心里的苦楚。
在父亲的拼命坚持下,赵海好歹读了几年书,却是至今也没有什么本事,守着自家的几亩薄田度日。他也并不是不想像村里的其他人那样去城里闯荡,只是有无形的镣锁禁锢着他,只有他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吃过了饭,赵海坐在了床边,借着微弱的灯光写着什么。因为脚的缘故,父亲不允许他天黑之后跟自己下地干农活,但赵海好歹认得些字,闲不下来的他便开始随便写点什么,寒来暑往,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十几年。手中的笔是赵海唯一可以抒发感情的突破点,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有圆满的结局,成功的人生。他忘乎所有地写着,忘了一切,甚至连他自己也忘了,他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眼神专注,身子做的笔直,像一位艺术家一样专注于代表自己心血的作品。等到他合上笔盖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门板吱吱喳喳的声音传来,是父亲回来了。
父亲随手拍去胳膊上的泥土,叮嘱赵海早点睡后便倒在床上睡去了。赵海知道父亲并睡不了多久,为了让菜买的贵一点,必须赶早去城里,在那之前还要提前把菜收好。
明明是平常的一天,可是今天赵海偏偏睡不着,心里胡乱的想着什么,却终究是一片茫然,内心的焦虑折磨着他。他不禁想:自己的一生真的要像父辈一样守在这一望无际的菜地里吗,平凡的未来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自己难道真的不会后悔吗?他猛地坐起,看着桌上那一沓字迹清秀的文稿,那是他笔下文字,却不是他笔下人生。赵海伸出手,看着从自己指缝中透过的黑夜默不作声,许久,又缓缓的把手放下了。
但是鸡鸣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赵海起身走向菜地,与刚起来的父亲一起努力摘着青菜。中途赵海瞟了一眼父亲和自己的菜篓,明显有很大差距,若是平时赵海可能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不知道是胡思乱想了一晚上没睡还是其它的原因,他莫名的烦躁起来,怒视着自己的跛脚,然后竟然伸出手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响声让父亲不禁侧目,但他却一句话都没说。
父子俩担着菜在街上叫卖,可是却并没有多少人买,直到太阳的光暗了便,才来了一个菜贩子,不仅叫嚷着菜不好,还把价格压的很低。赵海尽力压下怒火,却变不了脸色。
“呦,我可是大发慈悲来收你们的菜,看着你们爷俩怪可怜的,儿子还是个跛脚,要不是这样,就这样的菜,你们求我还不一定收呐,更何况你还用这种眼色看我。马上就要散集了,到时候看你们怎么把菜原翻不动的担回去。”菜贩说罢便做出要走的架势。
“我们卖,我们卖,你说的对……多谢您”。父亲马上拦住菜饭,弓着身体把青菜往菜贩子的车上搬,而赵海却别过了头,猛地吸了一口气。
回去的路上,没有人说一句话,直到父亲打破了沉默。
“海,你先回家,爸有点事,一会再回去”
“哦,我知道了”。赵海答了一声便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晚上父亲回家的时候,一反常态的坐在赵海旁边,一言不发,直到赵海停下了手中的笔。他小心翼翼的从上衣内测的口袋中掏出一个布包着的小盒子递给赵海,打开一看,是一支钢笔,金属的光泽闪耀在父子俩的眼中,映着赵海惊讶的神色。
“爸,这……”
“孩子,爸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是爸是个农民,爸帮不了你什么,但你不要自卑,我们虽然是农民,但从没做过什么亏心事,爸相信海是个有志向的孩子,你不是喜欢写作吗,这支钢笔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爸能给你的最好的。你好好写,写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这支笔,想想爸,要相信自己,自信起来。将来有一天走出这个村子,不要再种地了,过上好日子,我也好给你九泉之下的妈一份交代。不用管爸,你自己过好就行,等爸去了,就埋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你要记得来看看爸啊”。
赵海什么也没说,或许是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他的眼泪顺着眼角划过年轻的面庞,落在衣服上,一滴又一滴。
第二天,再也没有人看见赵海,有人说他去了城里,有人说他离家出走了,没有人真正知道。问老赵,老赵也一言不发。
过了几年,老赵去了,赵海似乎也已经被人们所淡忘,只有偶尔还有些人好奇的问问,但也只是一带而过。
多年以后,赵海再次回来,手中拿着当年那支钢笔和一份合同,签约作家一栏清晰的印着赵海的名字,他在大榕树下站了许久,一直到太阳落山,他把钢笔和合同放在了树下,树荫遮挡着他离去的身影和飘洒的泪光,一切都静悄悄的,好似什么也没发生过。
“那是谁?”一个孩子好奇的问自己的母亲。
“那是赵自信啊,不,不对,他叫赵海”
夕阳还是那么美,美的那么不真实,映着年轻人的背影,仿佛凝固的油彩画。从大榕树上落下了一片叶子,静静地躺在地上,似无声的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