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自己又在书市上把三毛的书买了回来。自己手上的三毛的书已经不少了,就《撒哈拉沙漠》就有好几个版本了,至于别的也都买重了。
三毛的书自己买回来也看的很有限,买回来的用意还是在纪念那些年用心读书的岁月,因为三毛的经历从开始就给人传递出不祥的忧郁感,自己不想自己的心情被破坏,那些年的自己也是匆匆看了一个大概,就没有再看,就去看别人的书,换换心情了。
在乡下的日子里,自己是在县城里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套海天版的三毛全集回家看。之所以看,也是因为想通篇了解一下三毛的作品的精华所在:我在朋友手里借到三毛的散文精选,看了以后,于是感觉到三毛的作品还是很有可取之处,很想全面了解一下三毛的全部作品。家里虽然还有一本四哥买回来、留在家里的湖南文艺版的《撒哈拉沙漠》,这本书虽然很经典,但也只是三毛许多经典作品中的一本。于是,我就在手里有了钱以后,骑着车子去县里的新华书店,把这套作品全部买了回来。
我在中投时期,应朋友的要求,自己写了一篇三毛的印象。这篇作品自己还有存文在网易博客里,如果哪天有空了,自己还可以再看一遍。
自己知道三毛也是因为她为情所困,为爱自杀,她在那个环境里太孤单了,太寂寞了,活不下去了。她死前给作家贾平凹写了一封信,她死后,作家写了一篇祭文,这篇文章被选入各种文集,我也是一看再看。但看出什么名堂说不上,就是猎奇而已。
朋友买了一套著名作家精选散文,其中就有三毛的作品,自己看了以后,觉得三毛的作品真的不错,之前自己也看了她的《撒哈拉沙漠》,于是自己就买了这套全集回家看,说是学习她的文笔,说实话,还是猎奇的味道多一些。
前些日子自己又把湖南文艺版的三毛全集买了回家,不是为了看,还是为了纪念那些年看书的时光。
自己的那套海天版的三毛全集自己离开乡下的时候没有带在身上,留在了乡下。这一回把湖南文艺版的三毛全集买回家,也算是重温旧梦。
我不太喜欢太多感伤味道很浓的文章,而三毛的故事没办法没有感伤的东西,她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让人知道了结局,就知道了是一个悲剧,看她的文章想不感伤也很难。
在文章中也处处看得到三毛和感伤的情绪对抗的努力,但是,很遗憾,虽然三毛很努力了,结局谁都知道了:她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前些天看新闻,琼瑶因为不愿侍候她的知己爱人,被舆论炒作的时候,我都有些记不起这个当初的陈姐姐现在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要不然怎么会看不到她再写什么作品了呢。
自己读《倾城》——好像张爱玲也以这个名字写过文字。——感觉到三毛很是感情至上,感情用事,情绪来了,不管不顾,一心想飞蛾扑火似的向往爱情,追求爱情,完全不管不顾爱情这把火多么炙人,这把火熄了会多么伤人。
看她写白家的故事和顾家的事,感觉到她的多情和敏感和脆弱都是那么明显。
她写她和荷西的以往,用情总是那么深,好像担心人走了,情不断,指甲掐进肉里的感觉。
自己就是在乡下的时候那么认真的看过她的书,现在这些书就在自己的书案上,自己一直在看别人的书,一点心思也没想过去翻一翻她感伤的文字。
自己写这篇文字,不是说什么,只是完成一段记忆留在这里,别的想法记不起来。
希望爱情使我们美好,而不使我们忧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