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
妈妈,别吼我

妈妈,别吼我

作者: 剑圣喵大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5-30 09:22 被阅读523次

文:剑圣喵大师

01

近日,山西一小学的感恩教育走红网络,在“知名教育家”欧阳维建情绪激昂的演讲中,数千小学生集体痛哭。

网友质疑此举,但校长表态否认“洗脑营销”,校长说“我也很感动,听一次流一次泪。”

近年来,我一直是这类表演式的感恩教育的反对者,随着教育的进步,对这类感恩教育的批评声也越来越多,但这样的活动还是会在很多地方大规模开展。

原因是这样的活动,现场效果好。

无论是学生对家长集体下跪,还是学生在台上声嘶力竭地呼喊,要考上清华北大,或者这类让学生集体痛哭的演讲,能抓拍到一些看似感人的照片,当地教育部门会把它作为自己的政绩工程宣传。

可能校长的泪点要比我们低吧,“知名教育家”在台上的核心观点,概括出来就是:妈妈爱你们,爱的很痛苦,她必须发泄出来,如果你们的妈妈不发泄出来,她们就会变成精神病。

心理学研究很早就发现,如果一个人特别依赖用发泄的方式对抗焦虑,那这个人出现暴力的可能性会很高。

为什么呢?

因为每一次情绪的产生,其实都是一个觉察自我的机会。如果每一次情绪的出现,你没有很好的认识情绪本身,反倒用一种激烈的方式投射在别人身上。

别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只接受到你的情绪,没有接受到你的原因,所以他们很难匹配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回应你。

如果你选择发泄,你会引导其他人同样选择发泄,那发泄最好的方式,不就是互殴了吗?

有趣的是,演讲者欧阳维建,正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与因为家暴而出名的李阳是好友。

据2011年南都周刊报道,欧阳维建曾为李阳殴打老婆Kim辩护:“李阳打老婆可能是无意的,但你知道他不对你还骂他,你伤害李阳就是有意的,其实你比李阳更坏。下一个打老婆的人就是从骂李阳的人中诞生的”。

Kim拒绝欧阳维建前来探望,并称欧阳维建也曾有家暴史,而且是在妻子怀孕的时候。

有一种不孝,叫感恩全靠眼泪,有一种不慈,叫教育全靠脾气。能够靠眼泪发泄出来的情绪,从来都不算情绪。最重要的情绪,要永远留在心里,并和它一起成长。

情绪不是用来发泄的,是用来认识和管理的。

02

演讲中,欧阳维建说:妈妈的情绪如果发泄到老公身上,老公不吃这一套;如果发泄到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说她不孝;如果发泄到领导身上,领导说她找死,所以只能发泄到儿女身上。

我很想对演讲者说,不要低估一个人的毅力和坚强,尤其是女性。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恶意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出气筒,而是理解。兴许,我们也不需要理解,我们需要自己所做的一切要有意义。

如果我们忍辱负重,谁都不敢得罪,只敢伤害自己家人,那会不会太本末倒置。

而且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情绪宣泄方法。请记住,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责任和义务,为你的不幸背锅,包括你的孩子。

即便孩子默默忍受了你的一切,如果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没找到,那不断积累在孩子身上的压力,终有一天会爆发,经过一番循环,最后伤害到自己身上。著名的踢猫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真的希望,这样的感恩教育少点,因为我真的很讨厌,硝烟弥漫的社会里,家反倒成为了最累人的地方。

03

几年前,妈妈的好友石阿姨来我们家拜访,妈妈和她闭门畅聊了一下午后,我们坐在一桌吃饭。

刚吃完饭,有快递送来,是一个精美的水晶船,还有一块颇具民族气息的女士围巾。

我知道,这是我的朋友鹿姑娘送来的,出人意料的是,居然还给妈妈带了礼物。

我把围巾拿给妈妈,谁知妈妈看了后,丝毫不高兴,突然怒了起来。

“我提前说好,你要和谁恋爱,你搬出去谈,千万不要来牵扯我们。现在这些女生也太不知廉耻了,随随便便就送东西,以为我这么好骗?”

我瞬间就不淡定了,姑娘好心送东西来,怎么就不知廉耻了,我扯开嗓子和她吼。

“你有病是不是?谁送你东西,谁就不要脸。我看你也经常送人东西,你简直无耻之极!”

看着妈妈无理取闹,一向沉默的爸爸也开始插嘴。

“别人一片好心,又不是要嫁入我们家。除非你想让儿子,永远不谈恋爱。”

我觉得爸爸妈妈误会了,鹿姑娘和我并没有恋爱关系,两个人纯粹一厢情愿。但任凭我怎么解释,两个人都不听,眼看家庭战争即将爆发,石阿姨大声说了一句。

“你们别吵了!渔妈,我知道你同情我,但这事和渔没有关系。你要想替我出气,你倒是去骂骂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和儿媳啊!”

此言一出,妈妈沉默了,捡起了地上的围巾和我道了歉,还请我向鹿姑娘表示感谢。

原来,石阿姨今天来找妈妈,是来倾诉的。

石阿姨是个命苦的妈妈,儿子小石本以为娶了“大官”女儿,就可以飞黄腾达。谁知,天价彩礼后,还被女方逼房逼车,连石阿姨夫妇居住的房子都被写上了女方名字。

这场婚事抽干了石阿姨夫妇积攒的钱。可惜,小石家庭的开销仍然巨大,如今小石打起了爸爸妈妈退休工资的主意。

石阿姨的悲惨遭遇让妈妈动容,所以妈妈看见鹿姑娘的围巾,就想到了婚姻,就想到了自己可能会跟石阿姨一样的命运。于是,妈妈开始歇斯底里。

一个人急于情绪发泄,是不可能向你解释缘由的。或者妈妈发火时,也没有理清这个情绪线索。这在我和爸爸看来,叫做“间歇发疯,神经病”。

管理情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知情绪,即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法”,什么是“身体感受”,这里拿妈妈举例。

鹿姑娘送了一个围巾,这是事实。

妈妈感受到压抑和愤怒,这是身体感受。

那为什么这个事实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因为有“想法”在里面。情绪成熟的人,会对“想法”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往往上位者,说话都比较慢,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你晚上起床看到一个长发披肩的女性,脸上有一点微弱的光,你会被吓得会不附体。

如果你能觉察情绪,你会明白,恐惧情绪告诉你“贞子”来了。假如你情绪系统够发达,这个时候会有个声音告诉你,这不是贞子,这是你的女性舍友正玩手机呢!

所以,当妈妈发火时,是石阿姨帮她正视了自己的“想法”。

鹿姑娘想和喵大师谈恋爱,这是个想法,真实度一般,因为第一次听儿子提起。

鹿姑娘和喵大师谈恋爱后,会和小石一样把父母逼入绝境,这是个真实度很低的想法。因为我和鹿姑娘,不是小石和他媳妇。

所以,情绪不是发泄出来,另一方默默承受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你发泄了一个错误的情绪,可能毁掉的,不止是自己的人生。

04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让受试者叼着铅笔看动画片,并对动画片的有趣程度打分。

一组受试者用门牙咬着铅笔,这样脸上表现出的是微笑的表情;另一组用嘴唇叼着铅笔,笔不能碰着牙,这样表现出来的是比较严肃的表情。结果,表现微笑表情的受试者比表现严肃表情的受试者觉得动画片更有趣。

实验告诉我们,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当你随意宣泄一个负面情绪时,你会更容易捕捉到负面情绪。

每当姑娘遇到情感问题,很多女权号总是鼓励女孩“作一下”,美其名曰:试试他的态度。

实际上,当你处于“作一下”的情绪时,对方哄好你的概率是很低的,你会轻易捕捉到对方态度里的不耐烦和惊诧,你会轻易得出“他不爱我”的结论。

这便是错误情绪宣泄覆盖了认知的典型例子,姑娘们也许不明白,真正不爱你的人,其实没什么情绪,他们都是安安静静的。

独木舟说: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再在太多人面前宣泄我的负面情绪。生活中糟心的时刻依然还有,但我慢慢发觉,自己消化掉这些,所获得的经验和能量要比倾诉和抱怨强大得多。从前我依赖他人,如今我相信时间和我自己。

偶尔抱怨一次人生,进行一下情绪宣泄是可以的,但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相关文章

  • 妈妈,别吼我

    文:剑圣喵大师 01 近日,山西一小学的感恩教育走红网络,在“知名教育家”欧阳维建情绪激昂的演讲中,数千小学生集体...

  • 妈妈,别吼我!

    婴儿在妈妈怀里时,怕谁也不会吼他,他那么弱小,那么香甜,生怕动静大点就吓着他,怎么可能还去吼他。我们身为母亲...

  • 【连载】那些送给我回忆的男生—2号男

    二号男生经常对我吼:“别跟着我!” 我就回吼:“你以为我乐意老跟着你啊?” 当初幼儿园...

  • 妈妈你吼我了

    晚上洗澡,问了两个谁先洗,弟弟就屁颠屁颠的进了厕所,我接好水,他开始泡。我叫姐姐换拖鞋,直到弟弟洗好出来她都没动,...

  • 不吼不叫(2020.2.19)

    刚才睡前跟奕奕一块听樊登读书会,不吼不叫。奕奕:我不希望爸爸妈妈吼我。妈妈:好,我正在学习不吼不叫……奕奕:那爸爸...

  • 戒吼?太难了!

    时常会看到关于戒吼的号召,有30天戒吼,21天戒吼,7天戒吼,很多妈妈都在踊跃参与……看来天下妈妈那么多,吼娃也不...

  • day1|妈妈今天吼你了吗?

    晚上睡觉时,我和小宝儿聊天: 我:“妈妈今天有没有吼你?” 小宝儿:“吼了。” 我:“没有吧,我怎么吼你了?” 小...

  • 戒吼妈妈

    文:宛豆 一天,女儿小声叹气道:“为什么我没有随你俩的优点,全随了缺点了呢?”我不解,这怎么讲,?女儿低沉着说:“...

  • 不要吼妈妈!

  • 妈妈的吼

    小时候不喜欢妈妈一有事就吼 如今我越来越像她 越来越像 才明白生活的一地鸡毛让她不能做温柔的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别吼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zl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