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在家上课的你:
灾难、信念与当代小少年
宅在家不断向上的你还好吗?
虽然还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虽然只能通过网上课堂,可我却觉得与你相隔了一个世纪,我们彼此隔绝,但却前所未有地牵挂着对方。这样的日子实在罕见,而这样的日子也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体验:它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存在于21世纪的中国,存在于一个彼此命运高度关联的时代。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庚子年的春天,但我更希望你们不要忘记这个春天,不要忘记这个春天给予你的所有生命经验。
01 灾难
感动于疫情之初,武汉的一切举措都让我很放心——这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举重若轻是成大事者多有的气质。我还频频被全国驰援湖北的新闻打动,深感陌生人之间的特殊“会面”,恰说明了文明的意义。同时,我也看到一些海外媒体的报道,它们把新型冠状病毒加以“中国”或“武汉”前缀,甚至使用“东亚病夫”一词,让一场本为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瞬间转化为地域或民族的对立。这真是让我不知作何言语。
“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清末诗僧巨赞在杭州灵隐寺给日本友人写了这样两句诗。在他那里,朗朗乾坤,芸芸众生,都是彼此关联的情感,生则俱荣伤则俱哀。可为什么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人群与人群间却仍有如此深的成见?原谅我很难在这里追问这一话题。但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灾难面前,人类理应结成一个坚实且温暖的命运共同体。疫情就是战争,不幸的是这次战争的前线在中国,所幸的是战争的后方是全世界。
四一中队的同学们,你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场灾难!它的意义绝不只是“某些人该死”,更要紧的是——“我们要站出来!”我确实很难忘记那些逆光者的笑容,忘记那些捐赠者的言辞,忘记那些为世界铸就抗疫长城的、与你我一般无二的血肉之躯。他们如山一样高大,恰衬托出某些“键盘侠”犬儒式的低婉哀鸣。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何等的急切想与你们一起早日回到英华的课堂,更期待与你相聚在英华竹林。喜欢你一心向学的模样,喜欢你上课皱起的眉头,喜欢你恍然大悟的微笑,喜欢你朗朗读书声……祝愿你在新学期勇猛精进,学业有成;祝愿我们脚下的土地春回日暖,万象更新!
你的老师
2020年2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