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当我收到老芊发来的“周末一起去大明山赏雪”的电话邀请时,说实话,我是很不屑的。但因为当时急着去教室上课,说了一句“晚上回来再说”便挂了电话。
晚餐时聊起“赏雪”话题时,得知这是“户外精灵”组织的一个活动。“户外精灵”是本坊一个小有名气的“周边游”团体,他们组织的活动,倒还是蛮精彩的。我也曾经参与过几次,如金秋十月的“指南村赏枫叶”的登山徒步活动等,很出彩。但对于这次的“大明山赏雪”,我在心底里“并不看好”。近段时间广播电视里反复播告的“极寒天气”、“特大暴雪”,在我们杭州市区及周边地区,连个影子都没有。难道大明山是“另一番天地”?
老芊见此,便继续给我做工作。“一起去玩玩吧,如果不好玩,权当登山锻炼,不也挺好吗?”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就一起去玩玩吧!
周末一大早,到规定地点集中统一坐车去大明山。来到集合点,发现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于是大家便一起说说笑笑的启程。
二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临安昌北,这里差不多是浙西与安徽的交界处了。在这里,我们的车子被当地人给拦了下来,原因是“前面的公路因积雪太厚,车子不准进入。”随后有人带路,把我们的车子引向了一个面积很大的停车场。可他们一定不知道的是,昌北,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下得车来,但见偌大的停车场里人声鼎沸。很多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人”在那边嚷嚷,“我是从***过来的,都开车几百公里了,就是为了到这里赏雪,为什么不让我们上山?”边上还有很多操着昌北本地口音的人在劝告,“大雪封山,你们又没有这方面的登山经验,这样贸然上山很危险……”
争吵声不绝于耳!
趁这个机会,我向四周环视。这一眼,倒让我很是吃惊。停车场四周的空白地方,都被厚厚的雪层覆盖着,初步目测积雪至少40cm。但尽管这样,对于今天这样的“赏雪”活动,我还是觉得“很不以为然!”
不多时间,来了两位昌北本地小伙子,看起来应该是今天这次活动的向导。他们给大家分发了护目镜、“猫爪”等,并指导大家一一穿戴整齐。因为有了“向导”,所以在过后不久,我们便开始进山。而在此之前,两位向导小伙两三告诫大家,“一家要沿着规定的路线,‘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别乱走动。”因为你不知道被这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地形,很有可能底下就是山谷小溪或是其他什么。要是踩空了,就会很危险。”
听着向导小伙严肃的话语,我觉得这两人还是挺靠谱的。所以也特意谨慎了一些。
先是沿着一段盘山公路向前。路很宽阔,也很平坦。但就这样平坦的“雪地”上,只有路正中的一串脚印。不经意的观察了一下,发现盘山公路路边的护栏,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出于好奇,特意让向导小伙拿一小竹竿测量了一下护栏边积雪的厚度。结果让我差一点找不到眼镜:整整六十多厘米。
我的上帝!
不久,我们便由公路拐入了山道。山道略有坡度,但并不太陡峭。从最前面的向导往后传来的话语,最多的一句便是,“紧跟前人的脚印,不要乱跑、不要乱动作……”出于安全考虑,倒还真没人乱来的,都很自觉的行进在队伍中。偶尔拿出手机拍个照的,也是动作迅速,立马“归队”。
越往山里,积雪越来越厚,步履也越来越沉。好在鞋底上装有“猫爪”,倒是不会被厚积的雪给滑倒,登山、行进还算是比较顺畅。然极目白色,分不清哪儿跟哪儿。看着这样的情况,想着要是没向导陪着我们,那后果真的很恐怖。
同行者大多穿着极厚的红色登山服,红白相间,是今天这山里最靓的风景。
红色,靓丽的风景线
越往山里,路越来越窄,积雪越来越厚已经漫到膝盖处了,行走也越来越困难了。已经开始有人感觉呼吸困难,连说话都是断断续续的了。大家希望能“原地休息”一下,但向导的回答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不能休息,更不能坐下来。但是可以减缓前行的速度。”这倒让我想起了当年去云南玉龙雪山游玩时,当地向导好像也是这么说的。最大原因可能是“高山缺氧”,怕坐下以后起不来吧。
山道,越来越难走
接下来一段,山高路陡,大家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慢慢的往上挪,速度越来越慢。那一副专注的神情,跟刚上山时的嘻嘻哈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偶一回头,却见被积雪覆盖的某处,露出一“窟窿”,底下传来清晰的潺潺流水的回声,凭感觉,还是颇有些“高度”的。想着要是不小心滑到那地方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想想都后怕。
厚雪覆盖下的山涧小溪
突然回想到停车场里,昌北本地人对外地游客的那一番劝告,其实还是蛮好心的!要是真的让其他人漫无目的的上得山来,那么这些外地游客能不能安全下山,真的不好说!!!
好不容易来到一处相对低平的“小山之巅”,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大家雀跃着,顾不得疲劳,纷纷掏出手机,留下美好的瞬间。是啊,能上得山来,自然是很不容易的了。再不留下点啥,那岂不太可惜了?
观景台上留个影
稍事休息,吃点干粮什么的,然后继续前行。可能是因为已经过了前期最“兴奋”的状态,而且在这没膝的积雪中行走也确实比较困难,所以大家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了。
或许是为了让大家变得“兴奋”起来,向导小伙很神秘的说,“翻过这个小山头,前面有最美丽的景致在等着大家”。大家纷纷探问,“是啥美丽的景致?”小伙笑而不答,作神秘状。
翻过一个低矮的小山,突然前面有人喊了一声,“快看,雾凇!”雾凇?这儿有雾凇?不可能吧?江南地区怎么可能出现雾凇?
但当我抬头向前望去,却发现整整一片的晶莹剔透,散落在树枝上的雪花,被一层薄薄的冰层包裹着,玉树琼枝,美丽极了。——还真是传说中的雾凇!
绝美的雾凇
其实到此,今天的行程应该算是结束了。翻翻手机,却发现这短短三公里不到的山路,居然化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而且这个时候,山里的风比较大,感觉很寒冷。于是大家纷纷要求下山。
下山这一程,就方便多了。虽然下来的时候,路比原先更滑了,但因为大家的鞋底有“猫瓜”,很死死的把鞋子“咬死”在雪地里,所以倒是有惊无险,大家安全下到了停车场。
然后就是“打道回府”。
一天的行程下来,虽然感觉有些累,但能欣赏到如此雪后美景,倒也觉得很满足。特别是在我们江南地区,能欣赏、领略到北国风光式的大美雪景,有幸见到传说中的“雾凇”,真的非常荣幸。
回程途中,老芊悄悄的问道,“这一次来这里赏雪,不亏吧?”我笑而不答。但心里的答案是,“幸亏这次听陪着她一起出来玩,要不然,就无法见到如此美景!”
这一趟“大明山赏雪”,值了!
再贴几张美景照,以飨同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