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从南沙带回来一块石头,以为纪念。明代·杨慎在《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中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以大篆书写上石,朱文印面篆刻,显得大气磅礴。
这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让人们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这也是篆刻此印的主旨。
此章料为佛教七宝之一的南海亿万年之海里圣物贝化玉,章纽为神龟。边款篆刻西汉曹操自作诗《龟虽寿》,亦切合沧海桑田之大自然之伟力。"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诗于建安12年(207),曹操时年53岁所作。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块在海底沉睡了亿万年之久的南沙贝化石,被老朱从南沙带回作为纪念品。一首西汉时期曹操所写之诗《龟虽寿》篆刻其上,歌以咏志,亦为对其投笔从戎35周年以及南沙之行的纪念。
朱文印面,现格8x8cm,高16cm。材质,南沙贝化石。
玉石传精神,书文以载道。
楚天风刻石撰文并摄影,2018年12月08日於港城湛江楚风堂













网友评论